何老师在线?知识点/阅读/习作/美文/积累
01
梦想。
斯大林曾经说过一句话:“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
钱伟长把这句话反推,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一个人一旦确立了伟大的理想,他就会精力充沛,永不疲惫。
这也是钱老的第一个养生的独家秘诀。
现实世界,往往都是这样,有梦想的睡不着,没梦想的睡不醒。
有梦想,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活力;
有梦想,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方向。
概括起来很简单:人生必须有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作为一个把自己活成“传奇”的人,钱伟长从小就有“目标感”。
从上大学,成为科学家,到大学校长,风风雨雨一个世纪,他始终拥有自己不断刷新的“小目标”。
一个个小目标,就像人生大厦上面的一砖一瓦,都在不同的位置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02
运动。
不管是紧锣密鼓的科研,还是夜以继日的探索,或者废寝忘食的学习。钱伟长有一个“目标”,雷打不动,始终如一。
这个目标,就是运动。
作为脑力工作者,他深谙身体这个“硬件”的重要性。从而立、不惑知天命;到花甲、古稀、耄耋鲐背之年,他运动的习惯,从未间断过。
年轻时,打球跑步,挥汗如雨;年长后,悠闲散步,打打太极。
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这是他的一贯原则。
年轻时激情澎湃,可以翻山越岭,天马行空;
年老时心平气和,就得力量而行,淡定从容。
钱伟长18岁考入清华大学,由于身高还不足1米5,常被同学们“另眼相看”,他内心强大,毫不介意。读书,上课,跑步,自习,活在自己的节奏里。
第二学年,清华越野队遴选队员,钱伟长竟然轻松入围。后来,还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夺得一枚铜牌。
03
平衡。
钱伟长喜欢《黄帝内经》里的一句话:“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这话的核心意思,就是遵守自然法则,凡事有度,心理平衡。
钱伟长70岁的时候,还要坚持运动,每天步行不能低于步。
这个习惯,来自于青春时代,一直延续下来,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跟学生说:“身体是最大的本钱,我们要经常活动身体,为健康助力;我们既不能在奋斗的日子里选择安逸,也不能一味吃身体的老本。”
钱老十分注重心态平衡。
他很推崇《菜根谭》里的金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保持内心的怡然自得,宁静祥和,是他养生中的至高境界。
有了良好的心态,与人相处和谐融洽,孤独时候也能安然自在。
04
学习。
钱伟长有句口头禅:“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这种“永远学习”的习惯,也是他养生的一大秘诀。
古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因为动。
我们的大脑也是这样,不断地学习,思考,它就是在不断地“运动”,与时俱进,紧跟潮流,它才不会老掉。
他说:“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就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
直到90岁高龄,他还坚持每天学习,专门留出读书、钻研的时间。
钱老身上,永远都是自强不息,永远都是马不停蹄,把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把人生不断提升高度。
学习,不仅是给大脑“保鲜”,也是给精神“冻龄”,同时也是给思想“刷新”。
这,何尝不是一种高级的养生呢?
05
快乐。
到了暮年,钱伟长独创了一套休闲方式:自己跟自己下棋。
他年轻时就酷爱围棋,一旦有空,就研究棋谱。常常是一手拿着白子,一手拿着黑子,排兵布阵,设局破局。
有一回,医院静养,还偷偷让人拿来围棋,自我对弈,乐此不疲;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以至于把医生的批评,当成了耳旁风。
钱伟长说,大脑是身体的司令部,脑筋用得越多,身体就会越好,而围棋就是锻炼大脑的最好工具。
他有一个理念就是,食补药补动补,其实都不如“心补”。心补,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心、快乐。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快乐功能强大。
在生理方面,快乐能让人体气血通畅,新陈代谢加速,食欲提升,消化增强;快乐梦让全身舒适、轻松,这样就会激发我们内在的免疫力。
在心理方面,快乐能使人精力旺盛,思想开阔。工作上事半功倍、提高效率,生活里游刃有余,甜甜蜜蜜。
征文启事
感谢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