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秘诀,第三点一定要牢记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一、冬季养生,闭藏为先

冬季养生的大原则是「避寒」,汉代著名医家,被尊为医圣的张仲景以一本《伤寒杂病论》传世,在书里医圣告诉后人,许多疾病的初起都源于「伤寒」。所以《黄帝内经》说冬季养生要「去寒就温,无泄皮肤」。现代人们生活条件很优越,容易做到「去寒就温」,但「无泄皮肤」就很难做到了。

通过对自身的观察,我们发现当外界温度降低的时候,小便的量会增加,这说明皮肤毛孔闭合,通过毛孔散发、代谢水分的功能下降。人体代谢的垃圾产物转而从肾脏排泄出体外,这是人体顺应自然的表现:阳气收回至体内,为明年春季的升发做物质准备,此时养阳气要遵循「无扰乎阳」的原则,避免毛孔过分张开汗出过多,千万别打扰阳气的收藏。

冬季养生建议大家少蒸「桑拿」、少「汗蒸」、少「泡温泉」,这几种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毛孔开放,阳气外越,寒邪趁机进入体内。好比寒冷的天气,呆在房间里,如果把门窗打开,屋内的热量跑出去,外面的冷空气进来,这样的傻事我们是不会做的。

经常「汗蒸」的朋友可能会有体会:春天来临之后反复感冒,这是因为冬天进入体内的寒气,暂时没有发作,在春季,受升发的阳气鼓动,向外发散,在肌肤表层与正气交争后而产生的类似感冒症状。所以《黄帝内经》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二、冬季养生,慎防三病1

防中风

对于血管弹性差的人,气温急剧变化会带来血压波动,引发中风。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多,导致全身血管收缩。同时,气温较低时,人体排汗减少,血容量相对增多,这些原因都可使血压升高,促发脑溢血。因此,首先要重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疾病的治疗,其次注意发现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

2

防心脏病

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等。隆冬季节与冬末初春为急性肌梗塞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其原因除了气温偏低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引起血管收缩外,寒冷还能增加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此外,病变的冠状动脉对冷刺激特别敏感,遇冷收缩,甚至使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应重视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袭还要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体检,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心肌缺血、缺氧药物。

3

防消化道溃疡

这时由于寒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在副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肠凋节功能发生紊乱,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粘膜或溃疡面,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胃病复发。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三、男女通用,养生妙法

纵欲过度直接耗散肾精,冬天要闭藏,不仅要求身体注意保暖,也要求我们要固藏好肾精,少消耗是很好的办法。中医讲任何事情、事物都不要过度,没有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下面介绍两个自我操作护肾的方法。

1

撮谷道

「谷道」即肛门,古人将肛门称之为「五谷残渣之泄道」,而「撮」就是做肛门收缩上提之法。「撮谷道」是传统的养生之术。

「撮谷道」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或蹲、或站、或坐、或躺皆可。具体方法是:缓缓吸气同时提肛连同会阴一起上升(忍大便状),停留10秒钟,呼气时轻轻放松,每次反复5分钟,以小腹部产生温热感为宜,每日3~5次。

「撮谷道」使盆腔肌肉得到锻炼的同时,可以防治痔疮、肛裂、脱肛、便秘等症。此外,坚持「撮谷道」对于男性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阳痿、早泄,女性的盆腔炎、月经不调、白带异常、性冷淡等生殖系统疾患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2

肾俞穴拔罐

肾俞穴是联系肾脏的通道,在此处拔罐可以直接补益肾气。

肾俞穴的简易取法:肚脐正对面的脊柱为中心点,向两侧旁开2指宽,左右各一。睡前用真空罐拔10分钟,拔两天歇一天,坚持至罐痕颜色恢复正常(女性经期停用)。

四、冬季饮食,顺其自然

中国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饮食上要注意尽量吃当地、当季的食物。尤其在北方,应多食储存起来的水果、蔬菜。因为水果、蔬菜经过储藏,其本身升发的力量减弱了,经过发酵过的蔬菜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减少体内能量的消耗。

与之相对应的是尽可能少食绿叶蔬菜(虽然现在我们购买、食用很方便)。另外坚果类(栗子、榛子、核桃、松子……)食物可以多吃些,有利于补益肾气。总之食时令的东西适合人体吸收、消化,同时减少体内的能量消耗,要想长寿「省着用」是很好的手段。

冬令进补无可厚非,但补益之后要食几片生白萝卜。夏季养生时我们说过「冬吃萝卜夏吃姜」,辛辣的生姜是温热性质,在炎热的夏季吃;白萝卜偏凉却在寒冷的冬季食用。这是为何?

过去农村用辘辘从井里提水,夏天时井水是凉的,冬天的井水却是温的,老乡说:夏天地气(能量)在外面,冬天地气(能量)收回地下。对应于人体,夏天阳气、热量集中在体表毛孔张开易出汗,体内却是空虚的,温度低,所以用温热的生姜进入体内平衡一下;冬天阳气收回到体内,容易产生郁热,吃点偏凉的白萝卜防止内热。我们祖先的思想处处体现平衡的智慧。

最后为大家介绍几个冬季菜谱:

桂花枸杞粥

◆◆◆

材料:枸杞和桂花10克,大米克,15克的白糖。

做法:首先把桂花洗干净,大米也淘洗干净;然后枸杞去掉果柄和杂质并洗干净,最后把桂花、枸杞子和大米一起放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煮35分钟,要吃的时候再加入白糖,味道更鲜美噢!

功效:桂花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等功效。煮粥的时候放入桂花,不但能让粥中香气四溢,还可缓解冬日干燥。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

枣桂羊肉汤

◆◆◆

材料:羊肉克,红枣10颗,桂圆5颗,水发木耳50克,姜片、盐各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焯5分钟后捞出,沥水。红枣去核,洗净;桂圆去壳;水发木耳洗净,撕成小朵。砂锅中加适量的清水,大火烧沸,放入羊肉、红枣、木耳、桂圆肉、姜片,改用中火煲3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补气、养心安神、强壮身体,适用于体寒脾虚所导致的失眠、疲倦无力、形体赢弱等症。

蛤蜊冬瓜汤

◆◆◆

材料:蛤蜊、冬瓜、料酒、姜片、葱花、盐。

做法:蛤蜊用清水冲净,外壳可以用小刷子刷干净。锅内加适量清水,放入料酒和姜片。将蛤蜊和葱花放进锅里煮开约一分钟左右。葱花也可以出锅的时候放,下入切好的冬瓜片。冬瓜片变软煮好后,加点盐调味就可以出锅了。

功效:这是一道低脂且营养丰富的低成本汤肴,适合减肥或者上火的人经常食用,因为蛤蜊性冷味咸,有滋阴润燥、软坚散结、滋润五脏等功效。

-End-

“武国忠医师”公众平台诚心祈愿每个家庭都幸福,人人喜乐安康!

传播中医养生知识,“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免费订阅武国忠医师,学习中医、中药知识、膳食养生。

部分文章内容整理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温馨提示:中医偏方因人而宜,身体体质和病状不一样,药量和成分有所区别,此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食用!

武国忠医师

著名中医师,师从当代著名中医大家、针灸大师胡海牙,是胡海牙先生的入室弟子;又从师于意拳大师王玉芳,精研意拳养生,是王玉芳先生得意门生。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融仙学养生、丹道养生与武术养生等中国传统养生学精髓于一炉,构建了一套全新的适合现代人体质特点的养生治疗体系,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推崇和患者的高度认可。

出版有:《慢养才有高颜值》、《为我的身体养阳气》、《美味才能养生》、《黄帝内经使用手册》系列一二辑、《一通百通治百病》、《活到天年》、《人体通补手册》、《身体自有大药》、《灵丹妙药身上找》、《养生太极桩》点校《伤寒集注》、《本经疏证》等作品。

担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健康生活》、湖南卫视《百科全说》、山东卫视《养生》、河北卫视等多个健康栏目主讲嘉宾;现任职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传统医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谦之堂医馆首席专家。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信息
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rainjade.net/zyysnr/1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