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休20多年来,不断应邀参加社会活动,觉得把养生保健的知识教给大家,比把它带进棺材里值!”很多年轻人身体都没有我好:
我50年没得过感冒,60年体重没变过(身高厘米,一直在62公斤左右,浮动不超过1公斤),
现在还有24颗牙,心电图跟教科书上的一样,没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对于养生,我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王敏清教授在做经验分享。
1吃什么无所谓,但不能傻吃对于饮食,我觉得首先不要愧对嘴。喜欢吃的得吃,我爱吃肉,但我不傻吃。
我认为吃什么无所谓,关键是要吃七八分饱。如何把握七八分饱?建议到下一顿吃饭前有饥饿感即可。如果下一顿前不太饿,就说明上一顿吃多了。
另外,还得多活动,不贪图享受,保护自己的功能,才能健康长寿。我经常步行、坚持体力活动。
▲王敏清教授在坐诊
2养生就像穿衣服,无固定模式养生没有固定模式,就像买衣服,身高、年龄、职业和生活环境不同,穿的就不同,不能效仿,切忌教条、迷信。
平时可以按照口味吃喜欢的东西,除非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我喝了半个世纪的小酒,喝到身上微热即止,从没醉过;每顿饭要吃肉,但不会多吃。
毛主席是湖南人,吃的都是湖南家乡口味,喜欢吃辣椒、鱼、肉、米饭;邓小平是四川人,喜欢吃泡菜、辣椒。
我觉得要想健康长寿,就应遵循大自然规律,该吃饭就吃饭,该休息就休息,多到户外体会四时变化,少坐家中,克服四体不勤。
3老年朋友要有事干找事干用则进,不用则废,老年人要有事儿干、找事儿干。
即便退休了,也千万不要闲下来,人的身体有很大的潜在能力,要不断用它,它才能好;如果不用,各方面的机能就会退化萎缩。
我离休20多年来,不断应邀参加社会活动,觉得把养生保健的知识教给大家,比把它带进棺材里值。我自觉思维与言谈尚不糊涂,而且常用手机收发短信,还用电脑写作、上网、收发电子邮件。
其实,养生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关键看是否重视。要记住,不要轻易伤害你的身体,它是多少钱财都换不来的。
身体是有无穷的潜力的,规矩太多有时候无所适从,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身体、激发身体潜在能力,这样健康自然会靠拢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