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
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也是一年中阳气最充足的时候
在热腾腾的三伏天里
当你沉迷“空调西瓜WIFI”不能自拔?
还记得记忆深处冬天手脚冰凉、
冷的瑟瑟发抖的日子吗?
俗话说
“三伏天,冬病夏调好时节”
说了这么多
有些朋友可能还“云里雾里”
什么是三伏天?
什么是冬病夏调?
......
01
什么是三伏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此时“风、寒、暑、湿、燥、火”六邪旺盛混杂,正是养生好时机!
什么是“冬病夏调”?
02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夏天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节,此时全年气温最高,采用温热助阳的成分进行调理,取同气相求的机理,使体内阳气充裕,以达到调理养生的目的。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各类问题。
“夏调”指夏季这些问题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调理,以预防冬季复发,或减轻其各类问题。
03
为什么要“冬病夏调”?
许多冬季常见问题,其发生或发作的基础往往在夏季已经形成或存在。只是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之阳气也受到鼓舞,人体皮肤腠理充分开泄,体内邪气不至于肆虐;而到了冬季,阳气转弱,人之阳气内敛,遂使潜伏体内邪气顺势而起。
因而,要预防某些问题,应当从夏季做起。
另外,某些冬寒性问题在冬季调理时,很难收到好的作用,如在夏季及时调理,借助阳气旺盛,则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好处。
要记住:
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气血就会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
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寒凝;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出现四肢不温、手脚发麻等症状。
所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什么是“三伏贴”?
04
三伏贴是通过在三伏时节进行穴位贴敷,来改善部分问题在秋冬季节反复发作的方法。
05
什么是汝元「中医养疗」?
中医千年传承最佳古方,源自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著名古方,精选多种名贵药材,采用低温鲜萃技术精制而成,通过透皮给药吸收,结合「4D能量平衡TF仪」,调理身体。核心理念:引上焦之火,散下焦之寒;调下焦之水,济上焦之火。现代人健康的保障——引虚火,暖全身!
冬病夏调可以选择三伏贴、艾灸、汝元「中医养疗」等方法,有利于驱除体内寒气,固护阳气,扶助人体正气,提高身体免疫力。
冬病夏调适应哪些疾病?
三伏天过不好,就很容易生病,在人体内留下病根,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等。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等生病之后再去治病,而是学会防病。
三伏天冬病夏调,从这些小事做起!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理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三伏天气温最高,自然界的阳气也最旺盛,同时人体的阳气也最充沛。因此,三伏天最适宜温补阳气,驱散寒邪。
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通过适当锻炼来鼓舞阳气的生发、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不要“过汗”,否则会损伤身体机能。
对于寒湿体质,或是素有脾胃虚寒的人,则可尝试“食补”。其中,“吃羊肉”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堪称能吃到肚子里的“三伏贴”。
中医认为,羊肉具有补虚祛寒、温补气血、益肾补衰、开胃健身、助元益精的功效。对于因虚寒而导致的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一切虚寒类病证,均有很好的疗效。
不过,伏天的羊肉,不要红烧、煎炸和烧烤。比较推荐的食用方法就是熬制成香浓的羊肉汤,可以在里面放少许冬瓜,中和一下燥热之性。直接喝汤吃肉,或者煮面食用皆可,吃完出一身汗,痛快地排一排湿气,身体会轻松很多。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寒湿体质才可以这么吃,对于正常人来说,本身怕热,这么吃更容易上火。
三伏养生
每周两次百草养生,提升阳气
汝元「中医养疗」,传统中医调理手法+天然药草精华提取物,结合「4D能量平衡TF仪」调和身体气血,提升阳气、加速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清理垃圾毒素,提升代谢,可以有效祛湿除寒,培元固本。
饮食要注意
三伏天湿气极盛,湿性重浊,易与热结而湿热交蒸,湿遏热伏,汗液难以蒸发、排泄。湿邪最易伤脾,常使人四肢发软、胸闷、食欲不振。且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疾病。因此此时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有营养、易消化、忌生冷油腻。
三伏天的中医食疗文化由来已久,流传甚广。在食补时,以下几点十分有益:
●瓜菜清热
●酸能生津
●多食鱼类
●多食豆类
趁着一年的三伏之际,把阳气补起来,才能无惧湿寒伤身。
夏季养起来,冬天就不容易犯病,身体倍棒更安心!
1
END
1
近期好文推荐○人到中年,请不要假装健康!○小暑至盛夏始,祛湿解暑正当时○这些病与“心”有关!夏季养心正当时,不可错过!○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急速攀升,出现这些信号千万要警惕!○骨盆修复,女人第二次生命的绽放!——部分图文源自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