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是唐代伟大的医学家,用毕生的精力著作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他非常重视保健,并且提倡食疗、养生、保健、养性,他留下的字《养生铭》当中,其中就有这么一句话“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就告诉人们,生气是最伤身体的,有很大一部分人,总觉得身体不得劲,比如会经常头晕、肚子胀、胸口闷,口干口苦口臭等等,但是去查吧,又没啥大毛病,很有可能就是人的情绪出了问题。
生气、思虑过多可以说与人的五脏六腑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从传统医学的角度上来说,经常生气的人,往往气滞血瘀,五脏六腑容易积火,比如肝火、心火、肺火都比较旺盛,人体的气机容易紊乱,血脉失和,脏腑失调,以致百病杂生。尤其春季,更不能乱生气,因为肝是与春相对应的,春天肝火本身就旺,而怒伤肝,使得肝脏更雪上加霜。
西医的角度,生气对人的循环系统危害最大,比如生气人的血压就容易上升,千万供血不足,生气的时候感觉呼吸困难,因为一生气体内的氧分压减低,氧供应不上,生气还会影响神经,造成失眠、头痛、多梦等等,女性朋友一些妇科方面的问题,比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往往也与经常生气有一定的关系。这些对于身体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正所谓中医里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
所以孙思邈认为,人若想要健康长寿,必须安神、惜气、重视日常保养。若是抑制不住生气,毕竟生活当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一些不尽人意之事发生,生气过后你一般都会如何排解呢?
有些人可能会立即发泄出来,比如大哭一场,找朋友倾诉,吐槽,也有一部分人可能天生性格内向,就会憋在心里,如果你也是如此,就一定要注意了,这股气若不疏散出去,真的会成为拉跨身体的一根绳子,爱生气的人,更难长寿!如何更好的宣泄这股气呢?
今天教大家三个小方法,帮助疏肝理气,将不好的气散掉
第一方法:点按脚背
我们先找到脚背的太冲穴,也就是脚的大拇指与第二趾中间凹陷往上的位置,它是肝经上的原穴,我们用中指或大拇指进行点按,力度要适中,有酸痛感为宜。
经常按按这里,可以缓解情绪、散郁气,舒肝,尤其是易发怒,经常生气的人,肝火旺盛的人,要多按一按。还可以从脚背沿着脚缝向脚趾方向推,每天坚持推次。
第二个方法:常吃一些帮助疏肝解郁的食物
萝卜:下气消积食,增强身体免疫力
陈皮:疏肝理气和胃,行气。
菊花:疏肝解郁、养肝明目
玫瑰花:舒肝解郁
香蕉:被称为是快乐水果,心情不好,生气的时候,可以吃一些,缓解紧张的情绪。
有条件可以将菊花、枸杞子、决明子、金银花、牛蒡根、桂花等一起组合成菊花决明子茶,每天泡一杯,非常适合春天爱发脾气,肝火旺的人,作为养肝的食物。
第三个方法:拍打两肋
两肋是肝经必经之地,我们经常拍打、推搓两肋,有利于疏通肝经,有利于肝经的气血运行,帮助我们舒肝开郁。我们从上到下进行拍打,每天坚持3-5分钟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我们帮助疏肝理气,将不好的气散掉的三个方法。生活中难免会生气、郁闷,也不要太害怕,只有及时坚持去疏通,及时止损,将这些不好的气散掉,避免囤积在身体里。当然最重要的是,平时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心态,遇事不惊,切莫为小事发脾气,气大伤身,对自己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经常笑一笑,对消散郁气也非常有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