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养生保健方法经络保健

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的重要中医治疗手段,同样也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保健措施和方法。利用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进行保健强身,是中医养生法的特色之一。然而,由于针刺疗法需要具备相应执业资质才能实施,故在此仅介绍灸法、推拿法及贴敷法。

保健灸

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益寿延年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称之为保健灸法。灸法一般多用艾灸。艾为温辛、阳热之药。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灸用以陈旧者为佳。点燃后,热持久而深入,温热感直透肌肉深层,一经停止施灸,便无遗留感觉,这是其他物质所不及的。因而,艾是灸法理想的原料。

一般说来,针刺保健的常用穴位,大都可以用于保健灸法。常灸足三里,可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中老年人常灸足三里还可预防中风,具防老及强身作用。

灸法:用艾条、艾炷灸均可,时间可掌握在5-10分钟。现代研究证明,灸足三里穴确可改善人的免疫功能,并对肠胃、心血管系统等有一定影响。

推拿

古称“按蹻”,是我国传统的摄生保健方法之一。运用手和手指的技巧,推拿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目的的养生方法,叫做保健推拿。保健推拿主要是通过对身体局部刺激,促进整体新陈代谢,从而调整人体各部分功能的协调统一,保持机体阴阳相对平衡,以增强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达到舒筋活血,健身、防病之效果。

较有代表性的保健推拿方法有:

1、熨目

具体做法:两手相摩擦,搓热后,将手掌放于两眼之上,这就是熨眼。如此反复熨眼三次。然后,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按压眼球,稍停片刻。做熨目,宜在黎明时分。

功用:养睛明目,常做此法,可使眼明亮有神,而不生病痛。

2、摩耳

具体做法:两手掌按压耳孔,再骤然放开,连续做十几次。然后,用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20次。再用同样方法按摩耳垂30次,以耳部感觉发热为度。功用:常做此法,可增强听力、清脑醒神。

3、摩腹

具体做法:用手掌面按在腹上,先以顺时针方向,再以逆时针方向,各摩腹20次。立、卧均可。饭后,临睡前均可进行。功用:饭后摩腹,有助于消化吸收;临睡前摩腹,可健睥胃、助消化,并有安眠作用。

4、摩涌泉

具体做法:用左手拇指按摩右足涌泉穴;用右手按摩左足。按摩时,可反复摩搓30-50次,以足心感觉发热为度。此法适宜在临睡前或醒后进行。功用:常摩涌泉穴,具有调肝、健脾、安眠、强身的作用。

穴位贴敷

古代又称天灸、自灸、冷灸,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穴位贴敷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药液等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等,再直接贴敷穴位,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穴位贴敷在防病保健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临床也有大量的报道,对于身体虚弱者的预防保健方面,临床常选用补肾健脾、疏肝养肺、益气活血、温经通络的药物,贴敷于关元、气海、背俞、足三里等具有强壮作用的穴位,起到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作用。

目前“治未病”最常用的穴位贴敷方法为“三伏贴”。三伏贴,又叫“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和“春夏养阳”理念,在三伏天期间,将药物敷贴到人体穴位,来预防和减轻疾病的传统中医外治疗法。该方法适用于在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遇寒冷刺激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适用人群包括

(1)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

(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近年也有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往期·推荐

血液透析中常见的不适情况如何应对?

三伏贴三伏灸开始预约啦!

肾脏病患者新冠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注射部位选择及储存方法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ainjade.net/cjrhys/86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