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来临,日常养生小秘诀请收下

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473777029651&wfr=spider&for=pc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夏至之后,阴气始生,阳气开始衰退。

那么进入夏至后,我们该怎么养生呢?

(图片来源网络)

?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

夏至后很快进入“伏天”,一些在冬季常发的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肠胃病等,反而减少发作或不发作,故此时施行“冬病夏治”疗效显著。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在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三伏天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益气温阳、散寒通络、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达到治病和养生的目的。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节,机体阳气最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之时,借自然之“温”“热”,通过内服温补药物,配以食疗,外用三伏贴穴位贴敷、中药熥疗、推拿、艾灸、拔罐等中医特色疗法,来调理气血,温补阳气,利湿散寒,活血通络。一方面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达到治疗和预防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疾病的目的。

(图片来源网络)

?

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一般宜晚睡早起。

夏季宜选择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运动。夏至时节气温较高,人只能通过出汗来散热,若不及时补充水分会使人体水份流失而引起血容量减少,而引起头晕、胸闷。运动以太极拳、快走、慢跑、游泳为好,不易做激烈的运动,大汗淋漓不但伤阴气,也损伤阳气。

在运动出汗过多时也可补充淡盐水跟绿豆汤。不可饮用大量凉水或凉水冲头,会引起寒痹或黄汗等。

?

夏季肝气弱,心气正旺,金气受伤,饮食应注重调理脾胃,益肝补肾。

此时节,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并可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和酸性食物,以利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中医学认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具有清热的作用,例如可多吃素有“菜中君子”美称的苦瓜。苦瓜苦中带甘,略含清香,食之回味隽永。夏天常食苦瓜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提神醒脑,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此外,苦味食物还有芹菜、蒲公英、苦菊、黄瓜、鸡毛菜等。实验证明,苦味蔬菜含有生物碱,苦味素,以及人体需要的物质,具有清热解暑,提神醒脑,健脾的功能。此外丝瓜,莲子,冬瓜也很适合夏季清热食用,但脾阳不足的人要适量食用。

盛夏时节,人们出汗多而易丢失津液,应适当多吃些酸性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不仅能敛汗止泻祛湿,还可以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

另外像以乌梅为主熬制的酸梅汤,就是颇受欢迎的夏季饮料,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饮用,特别是爱出汗、食欲不好的一些老人和儿童。另外还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图片来源网络)

?

根据五行(夏主火)五脏(夏属心)五味(夏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可以助心气而制肺气。夏季又是非常炎热的季节,汗出的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搏就会失常。

中医认为此时应该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因此养生君来推荐几个药膳食谱:

拂拭书窗入长夏,试评沉李与浮瓜。

愿大家夏至快乐,身体都健健康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rainjade.net/cjrhys/10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