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道家算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流派。
如诸子百家大都讲修身,但道家却讲养生。
老子雕像但是,如果你认为道家的养生之道,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养生,那你就错了。
因为道家所讲的养生,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养生,而是强调“得道”之人的养生之法。
言外之意,在道家看来,“得道”之人养生才会有所意义,而普通人的身体,不过是臭皮囊而已,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吾之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何患之有”一样——未曾“得道”之前,身体就是大患,而“得道”之后,就自然而然懂得养生了。
那么,在《道德经》之中,老子如何谈养生呢?
我们先看第七章原文,即: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老子画像在这一章中,老子讲“身存”,即存身之意,也就是“养生”。
老子讲,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没有私欲或私利——它们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反而能够长久生存。
剩余66%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