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人少军雅序新中式生活方式的践行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东坡

第一次知道雅集这种中国古代文人的沙龙形式,确实是在皇家驿栈的雅集,好像是去年的冬天吧,少军总最初叫大家来,说冬天也别猫冬,来皇家驿栈一起玩吧!回忆一下古人怎么交友,怎么玩,咱有文化的玩!

年的冬天如期而至,天寒地冻的,人都往室内空间跑,在这个冬藏已经成为全民养生秘籍的时代,北方的室内空间,如何能够活泼清雅起来,申时茶时候,三五好友曲水流觞,“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时,是否一个茶室的功能,可以让我们“俯仰天地,快然自足呢”?

好像马未都说过,如果人生最终的目标是快乐的话,那快乐一定是文化的快乐。

把喝茶这点小事,以匠人的行事作风,复兴成了文化雅集。以文化的仪式感,丰满了我们中国式下午茶的内涵;以生活方式的形式感,完善着我们的快乐,那人就是皇家驿栈刘少军----新中式生活方式践行者。

“驿人雅”的下午茶,就开在皇家驿栈的霘庭,茶席以“竹林七贤”命名,所以在满壁满顶的中国山水画里,铺开七张汉代的茶桌,以蒲团为坐,以竹枝为林,当申时“涌泉连珠,腾波鼓浪”时,我们嘿然无声者饮,欣然畅快者论。

从文化开篇,雅集第一问: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复兴到底是思想的还是生活的?

驿人少军:认真查了一下文化的定义:百度上说,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实,文化的定义很多,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下过定义,曾作过统计:自——年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条之多。

如果物质代表生活,精神代表思想的话.也就是说,文化,既是思想的,又是生活的,而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自觉,自信是思想,自觉是生活。

中国汉民族的文化自信,在历史上一直可圈可点,不管哪个少数民族,只要有机会和汉民族通婚,就会部分的被汉化,历朝历代,只要是有机会统治汉民族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推崇汉文化的教育和生活方式上的与汉大同,即便到了近代,我们学西方,向西看,也是在文化上的追求过于偏执,道的层面发展太过完善,必然导致忽视了器的层面建设,从而导致我们在科学上的落后。

但,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身段和习气未改,我们依然会以思想的,文化的的,道的层面总结、阐述和决断,比如:“师夷之技以制夷......”

中国人文化的自觉在生活上的体现,不只在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都是根深蒂固无可撼动的延续。举例说,你生活在二十世纪今天北京,你在现代化的高楼里和公司上班,你用最现代的电子产品和最先进管理体制和流程,但你的早餐一定不会每天汉堡面包牛奶,你的早餐一定会经常换,也许是粥,面条,包子,鸡蛋灌饼,也许是老北京卤煮,豆汁,油条…..,因为你有一个中国传统的习气和味觉,你的胃有着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自觉,这个自觉一定是中式早餐唤醒味觉和生命能量的习惯和文化。

少军请第一次来雅集的石师兄坐在左手,循迹中国文化,汉民族的待客礼仪,左首为上,为贵。不仅表达了他对修佛的石师兄的礼仪和尊重,更可见他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石师兄自然顺位第一回应了少军总的文化诘问。

石鑫师兄,从相的层面,我认为我不太了解他,在他简单的自我介绍里,有说是某电子信息公司的合伙人,有说本自一介平民!介绍我认识他的清华校友谢哥说,他是一位修行有所心得的行者,在过去十几年里一直在北京近郊的山上隐居,另,传闻隐居前曾是金融界股神级人物……,但从道的层面以我粗浅的理解,我认为他是一位于乱象中洞悉事物本质的智者。

所以我静听石鑫师兄,不忍漏掉任何教诲和信息。

他说:我认为,中国文化就像是一片沼泽地,我们从历史上能够看到,谁来统治中原,谁就被中原文化所同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在各个朝代都能找出鲜明的实证。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物质和精神是联系在一起,即“天人合一”。物质和精神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比如,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体知”而不是“认知”。我们以心灵体验的方式去把握宇宙的根本之道。

时至今日,其实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也许仅仅停留在相的层面,所以我反对我们在思想层面还要自欺欺人,着相的把中庸,大学,诸子百家的文本简单的翻译教授给大家,这不是传统文化的复兴,这是传统文化的表演与附庸风雅。

我认为我们更加需要的是体悟,感知和继承我们文化中的精神和精髓,并且要和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和生命最本质的那部分,也就是自性融合起来,并且能够有能力外化到我们的言谈举止,思维明辨,行事为人,乃至生活方式。

以智慧去内化自我,以慈悲去外化他人,就如刚才一位女士提到我们文化中的妥协和奴性,从佛家的角度理解,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它是“平等和慈悲”。

少军试图展开发问,所以雅集第二问:文化冲击必然导致文化的融合,当代中西结合后的文化,将会以什么方式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上?

驿人少军: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强调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个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所以在中国,互联网方兴未艾,众筹模式成功案例屡见不鲜,因为我们中庸,我们从众,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是,在任何场合都不强调个体,我们是各怀心腹事,沉默的大多数,我们如阅兵式里步调一致,发声一致的大多数。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广泛的当下,中西文化开始从冲突走向融合,由于文化的历史性和差异性,导致了今天的我们在世界观,价值观,思维观、道德观,乃至宗教观上与世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碰撞、矛盾和融合。

佟佳,80后独立策展人,她说她是85后,有区别吗?我说,时代在分界上越来越精细化,我们70后就不分75后,总之我们的这位小老茶说:

她是北京胡同长大的孩子,她们这一代完整的体验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冲突融合,对错好坏虽然也没有答案,但她有强烈意愿和冲动,去表达这种不同、对比和冲突,所以她做了个展览,名字就叫做——“京.潮”,在北京最有艺术气息最酷的艺术区里,展览在艺术区最现代的西门子家电艺术空间精彩亮相,展示的是老北京工艺美术大师的布偶、火绘、京绣、剪纸等艺术作品,但同时又结合了现代艺术、音乐、动漫、影像等时尚艺术形式,强烈的视觉和文化冲突,表达的是80后的成长过程中在文化上深刻的欢愉与阵痛。

没有答案,一切现象即是现象也是答案,因为答案通常是后人的集体回忆和评说,当是时,却全是感受。

佟佳说,我们这一代不拒绝任何外来文化,我们同时也看到我们中国的文化被外国人所接受、推崇和热爱,所以,我们觉得中西文化于一体这件事,是很自然的存在。也就是说,融合,没有障碍。

我们自问自答,雅集第三问:让我们一起践行新中式生活方式吧!这是提问,也是回答。

驿人少军:东坡居士有云:“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其实人生如果只有一种活法,活了一辈子,那该多单调啊,如果有机会换个活法该多有意思啊,驿人雅的初衷就是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个体验另一种生活的感受的可能,比如;你可以体验茶人的生活,体验道人的生活,音乐人的和艺术家的生活,体验职业经理人的生活……

这一次我们是体验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下周就是隐尘主持的“道”的生活方式,再下周可以是美食达人的生活方式…..

这一天的“驿人雅”其实是从早晨7;30开始的,清晨止语站桩、禅步调息过后,随少军一起,品北京日初之鲜美早餐,唤醒身体与味觉,享受自然与生命最初的温暖。

上午,与驿人少军漫步于前门大街小巷,听他讲述那些老字号的人文与历史,他会给你讲每一个流传至今的牌匾都有着自己的传奇故事,究竟他们藏着怎样的秘密,又如何能够传承至今。

中午,大家一起在皇家驿栈的餐厅,和少军吃一顿精心调配的养生午餐,看驿人如何食疗养生,品味驿人生活的小滋味。

下午,对,我是下午来的,先补了早课的站桩和禅步。然后铺开茶席,在雅集开始时,大家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当然,我们各自也从自己的角度,介绍了自己认识的那个驿栈主人-刘少军。

我个人和少军的交集和渊缘是这样的:在房地产圈的文旅论坛上认识少军,他是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组织——文化旅游委员会副主任,那么,按照约定俗称的理解,副手一定是最会干活儿的呗?!对,我理解的少军同学,是房地产圈里酒店做的最好的,据说他是酒店圈里文化做的最好的,文化圈里旅游做最好的,旅游圈里对地产最有理解的,文旅地产金融的实践者。

贫了点,但描述清晰,基本概括了大家对他认识的总和!

今年的少军好像又不一样了,言语间似乎终于参透了自我的使命和责任似的,他不无检讨和感慨的说:“我们做精品酒店,我们说倡导生活方式,但生活方式不能停留在倡导本身,还要身体力行真正教大家如何生活。我们必须用体验的方式,文化的方式,告诉大家,我们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它的内容是什么,体验是什么?感悟是什么?”

好吧,然我们复盘下雅集的申时茶,茶席从文化开篇,以探讨传承为续曲,以体验感悟结束。

茶席里我抽到的茶签正面是:“生于冬季者饮,论煮茶”。背面是:”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令人惊异的是,我本人真的生于冬季,我儿子的名字就叫“清新”。

我平时也煮茶,但却第一次玩这个喝茶时抽的茶签,不禁唏嘘感叹中国文化的雅致和博大精深,唉……过去的岁月,如旅人在文化的暗夜长途跋涉了半生,却在驿栈的体验中不经意间得到回归。

非常庆幸来赴茶席前,选了喇嘛红的中式长袍,我告诉大家说要给自己一个仪式感,希望自己在整个茶席间,从形式到内容都在感受着中国文化的古典美.......

那么,香道那一场,可来?!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土方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rainjade.net/zyysnr/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