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的养生保健方法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人体得不到滋养百病丛生,那么如何来保养脾胃呢?
我们辽宁地区气候寒冷,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不规律,因为吃冷饮或生活中不注意保暖而着凉导致脾胃病的特别多,日常保健大家可以多吃一些生姜,生姜散寒效果非常好,炒菜可以多加一些或者平时用生姜泡水都是不错的选择。有些人吃冷饮后出现胃凉胃胀甚至胃疼可以用3-5片生姜熬水散胃中寒气。日常常见的紫苏也具有温暖脾胃、行脾胃之气的作用,可以用紫苏腌成咸菜日常食用。调味料中的花椒、大料都是温中散寒的中药,平时做菜的时候都可以多加一些。羊肉性温,慢性虚寒体质的人,平时畏寒怕冷可以经常食用。
山药、莲子平补脾胃,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腹泻的人食用,小儿也适宜食用,山药莲子粥补脾胃是非常好的。薏米有健脾祛湿的作用,有湿气的人适合食用,但是薏米性偏寒,寒性体质的人不适合多吃,还有孕妇不适合用薏米。
艾灸对于调理脾胃虚寒的效果非常好
有些人脚底下一着凉就肚子胀、拉肚子,可以灸神阙穴,隔一天灸一次,每次灸15-20分钟,灸完喝杯温水,注意不要连续灸,不要长时间的灸。
有的人吃凉的容易胃胀胃疼,可以艾灸中脘穴。
有些人容易感冒,可以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艾灸足三里穴能够双向调节胃肠,腹泻便溏的人艾灸足三里有健脾燥湿止泻的功效,胃肠蠕动缓慢、胃胀、消化不良艾灸足三里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
平时还要注意三餐规律,不过饥过饱,少吃甜食,甜食可以刺激胃酸分泌,导致反酸烧心等不适。不吃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酒精,不吃过冷过硬的食物,保持情绪舒畅,肝气容易犯胃,生气后容易打嗝胃胀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萝卜或用陈皮泡水引用来行气。
祝愿大家都有一个好胃口
郭振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中医学专业,师承于国医大师李德新教授,从事临床工作10年,潜心研究中医脾胃病,精通中医脾胃病理论,对脾胃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口腔溃疡,胃疼,胃胀,打嗝,反酸烧心,慢性腹泻,便秘,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消化不良,手术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并通过调理脾胃治疗多种后天失养导致的多种疾病,免疫力低下,心慌心悸,疲乏无力,风湿肢体沉重,产后风,咳嗽气喘,更年期综合征以及痤疮,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科疾病。
健康咨询热线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