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春节来了,朋友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平时难得相聚,春节可尽情享受亲情之喜,友情之乐,爱情之甜。但聚会吃喝玩乐怎么做到开心担忧不伤身呢?春节怎么养生呢?
一、吃喝:可以丰富,不可“无度”
好好吃一顿,历来是过春节的重要内容,人们乐于用一桌精心烹制的大餐来显示节日的喜庆气氛。
“春节饮食,可以丰富,但不可‘无度’!”有40多年从业经验的老中医徐振盛坦言,以往春节期间,医疗机构收诊最多的往往就是肠胃病人,许多人在节日餐桌上“吃”出了问题,导致肠胃功能紊乱,患上了“节日病”。徐教授讲:“饮食有节”是“度百岁乃去”的重要条件,饮食无度则是“半百而衰”的重要原因。”
从营养摄入的角度而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许多人的日常饮食已经能够满足营养需要。如果春节假日集中、连续进食大量肉类、海鲜、鱼虾等“好菜”,反而会突然增加肠胃的负担,过犹不及,同时也不符合“均衡”、适度的健康原理。
春节的餐桌上,不少人常常沉浸于亲友浓情之中难以自控,就餐时间大大延长,吃得过饱、过量。多食会导致胃热,再加上假日期间运动量减少,会引发上火、便秘、口臭。特别是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容易因为过饱而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急性发作。
所以,春节餐桌不妨多些素、少些荤。节日菜肴的品种可以丰富一些,但每道菜则‘浅尝辄止’。尤其是晚餐,吃个七分饱,足矣!”徐教授建议,时下乃冬春交替之际,在保持清淡主调的同时,可适当多吃点偏温热的食物,如鸡、葱、姜、蒜等类,多甜少酸,调和肝气,以补脾胃。
二、睡:作息“时差”≤2小时
守岁闲聊,谈兴正浓,就寝的时间自然一再推迟;天气寒冷,又逢春节,正好给睡懒觉找到了理由;老年人每天坚持的早锻炼,暂时取消了;年轻人打牌、上网、看电视,熬通宵成为常有的事;三餐并作两顿,炒货零食不离手……
中医养生注重“起居有常”,而许多人春节期间的作息表与平时相比变化极大。春节假日的确要放松,给承受日常紧张工作的身体与心理减减压。但是,随心所欲、毫无规律的起居作息非但无益,反而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徐教授解释,假日中没有规律的生活,会打乱人体内生物钟的正常节奏与运转,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等“节日病”随之出现。更为严重的是,没有规律的生活还有可能给一些慢性疾病埋下隐患。许多人在假日结束、恢复工作时,常常会乏力疲惫、精神萎靡,抱怨自己的节日“过得好累”,其实这就是假日起居无常带来的后果。
“春节假日的作息可以与工作日有所不同,但‘时差’应该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譬如,平时是6点起床,春节假日可以推迟到七八点钟。不要通宵熬夜,然后一觉睡到中午甚至下午。如果生物钟被打乱,睡得再多也不一定解乏。”
三、玩:过度则伤身
春节里,亲朋好友在一起玩玩扑克牌、打打小麻将,这些都在所难免。但是,如果过度,比如通宵达旦、彻夜聚赌,中医认为这就难免伤身。
中医认为,冬春之交,正是呼吸道疾病、肝脏疾病和精神类疾病的多发季节。通宵熬夜、打牌博彩,加之势必有人抽烟。这样的氛围,一则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二则增加肝脏负荷,容易损伤肝脏,三则如果因牌场输赢而动气或抑郁,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中医建议,春节期间,在玩乐方面要张弛有度,不宜朝朝美酒之后再夜夜笙歌。要保持豁达开朗的心情,要注重精神调养,不可暴怒亦不可抑郁。“暴怒和抑郁都容易伤及肝脏,而现在这个时令正是护肝养肝的好季节。”
中医养生讲究时令季节,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养生妙方,所以春节养生保健一定要顺应春令,注意气候多变,中医专家提示,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调养养生,能让你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像春天一样健康快乐。
中医养生讲究时令季节,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养生妙方,所以春节养生保健一定要顺应春令,注意气候多变,中医专家提示,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调养养生,能让你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像春天一样健康快乐。
一、御寒防风莫忽视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稍受风寒,易发宿疾。因骤冷会使血管痉挛,血液黏稠,血流速度减慢,脏器缺血。于是感冒、肺炎、气管炎、哮喘、关节炎、偏头痛、冠心病等便会接踵而来。故在此时,保健养生应防风御寒。
衣着款式应宽松舒展,纯棉织品吸湿性好,暖和又贴身,是内衣的合适选料。由于寒冬自下而起,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起到“滋阴养阳”的作用。春风于温暖之中暗藏杀机,出汗后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胸怀让风劲吹。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
二、饮食调养是关键
春节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汉代养生家张仲景说:“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以养脾气。”唐代王孙思邈也说:“春日饮食宜省酸增甘,养脾益气。”故春季饮食宜甘甜少酸。
三、锻炼运动很重要
春节养生保健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的秘诀。
不过“动”有主动、被动之分,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
如:散步、跑步、登山、做操、打拳、打球、扭秧歌、踢踺子、跳绳等,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使之获得更多氧气,以使脑组织得到较多的血液和氧气,从而使脑组织能适应季节性血液循环的变化。故运动切忌过分活动,以免大汗淋漓而伤阳气,有悖于“春夏养阳”之旨。
四、精神调养很有益
春节养生保健精神调养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情绪抑郁,思想上要豁达开朗,心胸宽阔,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使情志“生”发出来。有效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五、调理药膳
如果感觉脾胃胀满,可以试试下面两款药膳调理。
★陈皮粥
干陈皮15克,大米50克。将陈皮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或将干陈皮研末,每次取3~5克调入稀粥中服食,每日1剂。
可顺气健胃、化痰止咳;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痰多、胸膈满闷等症状。
★山楂粥
山楂30克、大米克、砂糖10克(糖尿病人可不加)。将山楂煮水后取汁适量,加入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砂糖煮沸即成。
用于因肉食过多而食积不化、嗳腐吞酸、胃脘饱胀、腹痛泻痢等。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葫芦里商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