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
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作用机理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四种常用疗法
天灸
天灸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上,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脉、调理脏腑功能的效果。
注意事项:
三伏天每伏各贴药一次,初伏、中伏、末伏各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为巩固效果,目前通常会在初伏之前、末伏之后多贴一次来加强。成人一般贴1~3小时,儿童贴0.5~1小时。
艾灸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适应症为体质虚寒的人,虚寒性关节痛、关节炎、月经不调、痛经、怕冷等。
注意事项:
艾灸后会觉得口渴,这时不要立即喝水,不然效果会打折扣;艾灸当天不要吃牛羊肉、鸡蛋、烧鹅等食物,三伏期间尽量饮食清淡。
刮痧
刮痧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适应症为感冒、发热、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注意事项:
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后,再进行第二次刮痧疗法;皮肤有感染、疮疡、破溃、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可洗热水澡,边洗边刮无妨。
拔火罐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适合治疗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头痛、眩晕等疾病。
注意事项:
拔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不要马上洗澡。拔罐根据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拔罐拔上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
其他
冬病夏治,配合相应中医疗法以及普通针刺,小针刀,效果更佳。
年三伏时间表
年初伏时间:
年7月17日—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年中伏时间:
年7月27日—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年末伏时间:
年8月16日—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冬病夏治”的禁忌
冬病夏治对于阴虚火旺、两岁以下儿童、孕妇应慎用。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以及对贴敷胶布过敏者,都不适宜进行冬病夏治的贴敷治疗。
小贴士夏日养生新选择《黄帝内经》中说:“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所谓“春夏养阳”,就是夏天尤其要保养固护阳气,这就是夏天同样需要调养的经典理论依据。
特别对于体内阳气不足、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夏季是个好季节,一味去火,则会形成内寒外热、下寒上热的病态体质。
阿胶,性味甘平、助肾滋水,是生血养心之圣品。内补气血、外强精神,对于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活力有很好的功效,是人们安度苦夏的一剂良方。特别对于身体虚弱需要进补的人,阿胶仍是进补首选,夏季服用阿胶适量,一般不会引起“上火”。
推荐阅读:
九芝堂阿胶清凉方夏日养生新选择
三伏天时间表与养生小常识快收藏好!
三伏天,身体最怕这6件事
1
END
1
公司简介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中药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内A股上市公司、湖南省质量管理奖、首届长沙市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九芝堂前身“劳九芝堂药铺”起源于清顺治七年,即公元年。公司秉承“九州共济、芝兰同芳”的企业理念,主营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现已发展成为下辖多家子公司,并拥有数百家连锁门店,集生产、销售、科研、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大型医药企业。
九芝堂是同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企业,并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强,始终位列湖南省中华老字号企业第一名。
更多产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