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不仅古代人对长生不老有渴望,现代人对长寿也有很高的渴求度。
虽然大多数人都迈入了养生的队伍中,但健康长寿的人仍然不多,现如今的人均寿命大约是77岁,但人均健康寿命只有6.65岁。
也就是说这个年龄后,大多数的老年人都存在卧床不起或是生活无法自理的现象,这些因素都不利于长寿,那么想要长寿应该如何去做呢?
中医名家:40岁前多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不锻炼尽管普遍认为运动有益,但已经退休的国家级名中医徐再春却有不同的看法,在接受《杭州日报》采访时强调:40岁前必须运动,50岁前适当运动,60岁后不运动。
徐再春表示,健身并不等同于养生,健身应该根据年龄和生命阶段进行调整。年轻时不锻炼,老年时却过度运动,可能违背自然规律,容易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这也提醒我们在追求健康生活方式时要考虑个体差异和年龄特征,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事实上,合理运动带给我们的好处可不少:
1.排解忧郁情绪
运动能够在低强度时提高心率,增加向全身,尤其是大脑输送的血液。这促使大脑产生兴奋性激素如内啡肽,使人感觉更加放松和舒适,有助于缓解忧郁情绪。
2.避免跌倒与失能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肌肉可能减少,导致肌少症,进而影响行动能力。运动和抗阻力训练有助于提高肌肉强度,减缓肌肉减少的过程,从而减少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年轻时的徐老,一口气可以做几十个引体向上,跑步和打球是他每天早上起来必做的一件事,他表示这些运动习惯自己一直坚持到了0岁左右,之后运动量就开始慢慢减少了,到了退休年龄之后,更是从不去爬山和走路。确实人到中年,器官功能和身体表现大不如从前,所以一定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