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研究每天静坐的好处有很多:
久坐必有禅
小乘佛教讲:“久坐必有禅。”
静坐不但可增长功力及养生疗疾,另外还可以开悟增智、顿悟宇宙人生大道。
据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
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如果你一夜没睡,但只要打坐40分钟就可弥补缺觉的不足。
研究人员让10位一夜未睡的受试者分别让他们或打坐、或阅读、或聊天、或睡觉,40分钟后又对他们进行“心理动作警觉作业”测试,其实验结果令研究人员震惊。尽管所有的受试者都没有练过冥想打坐,但40分钟后他们马上就能有卓越的表演。而经40分钟小睡后的受试者,则需至少1个小时后才能从朦胧中清醒。而那些聊天的和阅读者,对恢复精力都没有丝毫的帮助,这说明冥想打坐对大脑确实有不可思议的帮助。
美国俄亥俄州的某空军基地实验室科研人员,从事大脑研究几十年后发现,人大脑的活动有几种不同的类型:既有8至13HZ的α波、14至25HZ的β波、4至7HZ的θ波、1至3HZ的δ波。当我们大脑处于紧张、情绪激动或亢奋时,往往会出现β波;而当我们处于安静休息的清醒状态下时,在脑中会出现α波;而在极度疲劳或熟睡时,大脑中出现的是δ波;而成年人受到挫折、郁抑及精神病患者和少年儿童,一般大脑中出现的是θ波。
美国哈佛大学华莱士教授,在对修炼者做松静时的脑电波测试中发现:人体虚静时,头部前额区和中心区的α波强度会大幅度增加,频率由20HZ以上减慢至8至9HZ。原主要分部在大脑后枕部的α波节律逐渐向前额部位转移,其强度增高了%至%。而神经细胞的电活动高度有序化同时发生变动,其程度是不练功的4至5倍。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常期冥想打坐,可增加前额叶脑皮层和右前脑皮层的厚度,而这些区域是控制人注意力和感知能力的地方。许多科学家、作家、发明家等名人的前额叶脑皮层都厚,而且他们的脑电波大部分时间都处于α波频率。
这说明坐禅确实能使大脑敏捷并容易产生灵感。
《大智度论》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获得实慧以度一切。”
《昭德新编》中云:“水静极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2.超觉静思
是大脑充分发挥机能的最高技术
根据地球物理学家测定得知,空间电离层与地球共振的休曼波是8至14赫兹,而这个频率与人体打坐入静时的脑电波基本相近,故在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下打坐会发生人天共振证悟人生大道、宇宙真谛。
科学家经实验还证明:
通过有序的训练,人体完全可以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大脑电波,而当身体和精神完全处于放松状态时,其记忆力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并发现这些人的记忆没有明显的饱和点。发现超导节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约瑟夫森曾说:“科学发展到今天,离开了冥思静坐的体验就很难走下去了。”
许多科学家认为:超觉静思是大脑充分发挥机能的最高技术。它能够巧妙地激发大脑的左半球的力量去影响右半球,从而使右脑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能力。
综上所论,禅修的作用不仅仅是强身健体、袪病延年、开慧增智…...它还对探讨研究功法和人体生命科学的奥秘起着积极的作用,它甚至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揭开自然界之谜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现代科学证明,打坐可以改变脑结构。
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年研究发现,冥想打坐不但可以放松你的精神和安稳你的心灵,还改变你大脑的结构并增进你的智慧。
习练过冥想打坐的人都说,打坐使他们精力充沛,有些人表示他们只需要短暂的睡眠即可。虽然许多研究显示,打坐时脑部活动的脑波形式改变了,且神经元自发放电节率会协调一致。
但打坐是否真的会起到像睡眠一样使人恢复精力的作用?美国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ofKentucky)的欧哈尔与同事,通过“心理动作警觉作业”肯定了以上的问题。
这是一种公认的测试睡眠缺乏对人思考敏锐度的影响的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让受试者盯着计算机屏幕,只要看到一个影像出现就马上按钮。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在-毫秒内反应,但是一个睡眠缺乏的人则会花很长的时间,甚至有时根本就没意识到影像的出现。
欧哈尔等让10个较为疲惫的受试者分别在经过40分钟的睡觉、打坐、阅读或者聊天后做以上的测试。令研究人员震惊的是,尽管所有的受试者都从来没有习练过冥想打坐。但经过40分钟打坐,他们马上就有卓越的表演;而40分钟的小睡后,受试者则需至少1小时才能从朦胧中清醒过来,做出较好的表现;阅读或者聊天对恢复精力没任何帮助。欧哈尔说,在冥想打坐40分钟后受试者每个部份的测验表现都得到了改善。
在受试者一个晚上没有睡觉的情况下,冥想打坐带来的效果尤其惊人。
科学家们目前还不知道,为何冥想打坐会使人精力充沛,他们正在研究每天花几个小时冥想打坐的人,希望找到答案。医院的拉若医师及其同事,比较了有1-30年冥想打坐经验和没有打过坐的各15位志愿者的大脑核磁共振图(MRI)。
他们发现,冥想打坐真的增加了前额叶脑皮层和右前脑岛等脑皮层区域的厚度,而这些区域是控制人的注意力和感知能力的地方。
以前的研究曾显示,一些著名的音乐家、运动员和语言学家的这些脑皮层区域都有增厚。拉若与欧哈尔都在年11月美国首府华盛顿的神经科学会年度会议上,分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科学家对这三种状态下的脑波的研究,同样揭示了相通的很多道理。
β波(14HZ以上)人清醒时大部份时间处于β波为优势波的状态。随着β波的增加,身体逐渐呈紧张状态,因而削减了体内免疫系统能力,此时人的能量消耗加剧,容易疲倦,若不充分休息,容易堆积压力。适当的β波对注意力提升以及认知行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θ波(4——8HZ)θ波为优势波时,人的意识处于半醒半睡的入梦状态,身体深沉放松,对于外界的信息呈现高度的受暗示状态,即被催眠状态。
θ波对于触发深沉记忆、增加灵感、提高创造力、强化长期记忆等帮助极大,所以θ波被称为“通往记忆与学习的闸门”。
δ波(0.4——4HZ)δ波为优势波时,为深度睡眠、无意识状态。人的睡眠品质好坏与δ波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δ波睡眠是一种无梦很深沉的睡眠状态,如果在辗转难眠时自己召唤出近似δ波状态,就能很快的摆脱失眠进入深沉睡眠。睡美容觉追求的就是这种时间短但深沉的睡眠。
此外,根据科学研究,δ波亦是开发人类直觉雷达系统,以及超能神秘力量的关键。
还有一种脑波:α波(8——14HZ)α波为优势波时,人的意识清醒,但身体却是放松的,它提供意识与潜意识的桥梁。松弛状态:与一个人的心情是否平静和,感觉是否轻松愉快有关;忧虑和紧张会抑制α波,清醒闭目养神时最易出现α波。在这种状态下,身心能量耗费最少,相对的脑部获得的能量较高,运作就会更加快速、顺畅、灵感及直觉敏锐。α波是人们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状态。
从脑电波研究中可发现静坐练习者在入静时α波明显增加,功力越高者α波和θ波电压越高,脑电波同步协调性也越佳。脑波电压增高及协调是表示人脑内这“小宇宙”内能量增大及发生了质的变化。脑内较多神经细胞网络被驳通,也表示平时受外界影响混乱了的意识转化成清晰愉快意识状态,忧虑和紧张的意识减轻。可见在脑波α状态时意识与潜意识之间闸门开着,身体感觉意识层面的“短暂记忆”容易和潜意识沟通。
3.打坐与科学殊途同归
西方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名字叫特斯拉(Tesla)。
他在科学上所证实的结果,和我们打坐时所体验的一样,是一种真正的“空”。也有人称它是“上帝”、“天国”、“佛性”、“能量”或“量子论”…等等
不管怎么称呼,这种“空”都是确实存在的。当我们打坐时,我们放下一切,进入这个“空”——也就是万物的本质,然后从“空”中化“有”,它会流入我们内边,使我们变得更好、更聪颖,而这也正是特斯拉研究的目的。这种“空”由内边而来,是万物的根源,也是你我的来处,不过既然我们已经构成了这个形体,也不妨好好享受一下。特斯拉及很多科学家已经证实,万物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以固态方式存在。佛陀也证明我们的肉体只是幻觉。这些说法一点也不神秘,而且非常科学。
当我们往内边观察时,会发现什么都没有,没有身体、没有物质,只存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一种真实的能量,那就是我们的源头。只要我们不把自己当成这个肉体,就可以明白那里才是我们的来处;那种真正的能量才是万物的源头,而特斯拉也是这么说。
如果我们能与这种真正的“空”、真正的“有”沟通,把它分离出来,就能够充分利用它来创造万物。用这种能量来使汽车、飞机运转,而且完全免费,不需要用到石油,更不会滥用世界资源。
也许将来会有更多科学家证实打坐禅定是确有其事,他们用科学方式从“空”化“有”。而我们则用自己的肉体及头脑,从打坐中获得这种能量,了解自己来自那里,以后也将回到那里,并了解自己的本质并不是这个肉体。我们必须用这种科学的解释,来澄清修行上的神秘之处。事实上,这些东西一点也不神秘。
4.医院和学校的新宠儿:打坐冥想
打坐曾经被视为是一个深奥、神秘的追求,而如今在美国社会已成为主流。
根据7年美国政府一份调查发现,美国打坐人口超过二千万,也就是每11人中就有一人在过去有打坐的经验。越来越多的医学中心也开始教导病患打坐冥想以减轻疼痛和压力。医院,各式的冥想课程有二百多种,多数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心像、一个声音或者自己的呼吸上。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这种做法的确起作用。
一些基金会也与学校合作,提供课程让学生在校园练习打坐冥想。小学的老师说,教儿童打坐可使他们安定下来,同时能够延长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增加专注、增进记忆力。社会对打坐在接受程度上的巨大转变,促使科学界加快研究冥想的好处:
减轻压力预防疾病
一些科学研究证明,打坐的确可以缓解疼痛、改善专注力和免疫功能、降低血压、抑制焦虑和失眠,甚至可能有助于防止抑郁症。
2.重塑大脑功能与构造
借助先进的大脑扫瞄技术,科学家已经开始证明,打坐能直接影响大脑的功能与构造。
以脑部扫瞄研究长期打坐的人,对照另一组从未打坐者,发现长期打坐的人其大脑中主宰专注、身体内部感觉敏锐度的区域增厚了。这些人会警觉到自己愤怒或忐忑不安时引起的肌肉紧绷。
今年5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发现,打坐的人大脑中负责注意力与调节情绪的部份,其容积较大,而且大脑灰白质较多,可以提高智力功能。
此外,大脑皮质有一块区域会随着年纪老迈而自然变稀薄,而打坐可以减缓变化的速度。
3.促进脑部活化增强抗体
威斯康辛大学的神经学家理查德戴维森说,他的研究发现,即使是打坐新手,其大脑中对人类有益的区域也有更多的活化作用。这些区域越活化,身体对流感疫苗的抗体反应更大,更能增强疫苗的保护作用。借由改变大脑,打坐影响了许多生物过程。
随着研究的不断扩大,科学家解开了更多围绕着打坐冥想的谜团。而对于那些长期打坐的人,其效益早已不证自明。
35岁的俄亥俄州众议员提姆瑞安每天离家前至少打坐45分钟,因为国会山庄喧腾的议事让他非得养精蓄锐才能泰然自若地应对。
他表示,打坐帮助他维持思绪清明,注意力更集中,使他能成为一个更好的听众,并能迅速作出具洞察力的分析。他说,我比过去更醒觉,也更享受我的生活。
4.冥想打坐进入忘我时空
大家都知道打坐是想要静心或修行的人采用的方式。但是打坐到底有什么效果呢?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2年3月,报导了美国宾州大学医学中心放射医学系的纽伯格(AndrewNewberg)博士,利用现代影像技术研究打坐冥想的结果。
纽伯格博士比较了西藏喇嘛在打坐中及打坐后,大脑皮层活动部位的变化。他利用一种叫作正电子断层扫描(SPECT)的技术,通过比较喇嘛在打坐入定和出定后的大脑局部血流断层显像,观察大脑局部血流量的变化,从而推断打坐入定时大脑哪些部位活动增强,哪些部位活动减弱,来了解打坐冥想时大脑皮层的活动情况。
研究发现,打坐入定时大脑的额叶,也就是大脑的前部活动增强,但大脑的枕叶,即大脑的后部活动减弱。纽伯格博士解释:“通常在人们集中注意在某一特定事物时,大脑的前部活动增强。
同时,大脑的后部活动会明显减弱,这个部位一般被认为是在方向感、立体感等方面起作用。
这些结果可以说明为何人们在冥想打坐中,通常有忘我及失去时间、空间的感觉,这正是实验中所观察到的。”
5.精神空宁身心自在安定
纽伯格博士谈到,自己从儿时起就一直在思考关于现实、真理和神的问题。
这些思考也引导他日后利用神经科学及大脑影像技术的专长,进行大脑、心灵和宗教修习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了解宗教修习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他谈到研究发现健康与心理有直接的关系,且显示打坐能帮助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减少焦虑和减轻抑郁。他也认为对物质世界和人类内在世界的研究,对人类来说是同样有益处的。
纽伯格博士还发现到一个特别的现象。他在研究中发现,当人们在打坐时会感受到“精神心理”方面的神奇体验,而这种精神上感触到的体验,远比日常生活中所感触的事物,要来得更真实。这也说明,人们在精神心理方面所经历的体验,可能比我们日常用感官所感受到的,感触更为强烈且更清晰,更具有真实感。(同心堂:韩香子供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