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物质名
拟将当归、山柰、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6种物质增补进食药物质目录。
对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天麻、山茱萸、杜仲叶9种物质由各省提出试点申请,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核定后开展试生产,并开展监测动态管理。(来源:食品安全法律服务)
单及管理将发生变化
延伸
阅读
卫健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沙棘、芡实、花椒、红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黑枣、酸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葚、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以上为年公示的86种)
新增15种中药材物质:人参、山银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叶、夏枯草、当归、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新增9种中药材物质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征求意见稿):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天麻、山茱萸、杜仲叶,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历代本草文献所载具有治疗作用的食物,归纳如下:
散风寒类(用于风寒感冒病症)食物:生姜、葱、芥菜、芫荽。
散风热类(用于风热感冒病症)食物:茶叶、豆豉、杨桃。
清热泻火类(用于内火病症)食物:茭白、蕨菜、苦菜、苦瓜、松花蛋、百合、西瓜。
清热生津类(用于燥热伤津病症)食物:甘蔗、番茄、柑、柠檬、苹果、甜瓜、甜橙、荸荠。
清热燥湿类(用于湿热病症)食物:香椿、荞麦。
清热凉血类(用于血热病症)食物:藕、茄子、黑木耳、蕹菜、向日葵子、食盐、芹菜、丝瓜。
清热解毒类(用于热毒病症)食物:绿豆、赤小豆、豌豆、苦瓜、马齿苋、荠菜、南瓜、菜。
清热利咽类(用于内热咽喉肿痛病症)食物:橄榄、罗汉果、荸荠、鸡蛋白。
清热解暑类(用于暑热病症)食物:西瓜、绿豆、赤小豆、绿茶、椰汁。
清化热痰类(用于热痰病症)食物:白萝卜、冬瓜子、荸荠、紫菜、海蜇、海藻、海带、鹿角菜。
温化寒痰类(用于寒痰病症)食物:洋葱、杏子、芥子、生姜、佛手、香橼、桂花、橘皮。
止咳平喘类(用于咳嗽喘息病症)食物:百合、梨、枇杷、落花生、杏仁、白果、乌梅、小白菜。
健脾和胃类(用于脾胃不和病症)食物:南瓜、包心菜、芋头、猪肚、牛奶、芒果、柚、木瓜、栗子、大枣、粳米、糯米、扁豆、玉米、无花果、胡萝卜、山药、白鸭肉、醋、芫荽。
健脾化湿类(用于湿阻脾胃病症)食物:薏苡仁、蚕豆、香椿、大头菜。
驱虫类(用于虫积病症)食物:榧子、大蒜、南瓜子、椰子肉、石榴、醋、乌梅。
消导类(用于食积病症)食物:萝卜、山楂、茶叶、神曲、麦芽、鸡内金、薄荷叶。
温里类(用于里寒病症)食物:辣椒、胡椒、花椒、八角茴香、小茴香、丁香、干姜、蒜、葱、韭菜、刀豆、桂花、羊肉、鸡肉。
祛风湿类(用于风湿病症)食物:樱桃、木瓜、五加皮、薏苡仁、鹌鹑、黄鳝、鸡血。
利尿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病症)食物:玉米、赤小豆、黑豆、西瓜、冬瓜、葫芦、白菜、白鸭肉、鲤鱼、鲫鱼。
通便类(用于便秘病症)食物:菠菜、竹笋、番茄、香蕉、蜂蜜。
安神类(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病症)食物:莲子、百合、龙眼肉、酸枣仁、小麦、秫米、蘑菇、猪心、石首鱼。
行气类(用于气滞病症)食物:香橼、橙子、柑皮、佛手、柑、荞麦、高粱米、刀豆、菠菜、白萝卜、韭菜、茴香菜、大蒜。
活血类(用于血淤病症)食物:桃仁、油菜、慈姑、茄子、山楂、酒、醋、蚯蚓、蚶肉。
止血类(用于出血病症)食物:黄花菜、栗子、茄子、黑木耳、刺菜、乌梅、香蕉、莴苣、枇杷、藕节、槐花、猪肠。
收涩类(用于滑脱不固病症)食物:石榴、乌梅、芡实、高粱、林檎、莲子、黄鱼、鲇鱼。
平肝类(用于肝阳上亢病症)食物:芹菜、番茄、绿茶。
补气类(用于气虚病症)食物: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莜麦、籼米、马铃薯、大枣、胡萝卜、香菇、豆腐、鸡肉、鹅肉、鹌鹑、牛肉、兔肉、狗肉、青鱼、鲢鱼。
补血类(用于血虚病症)食物: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草鱼。
助阳类(用于阳虚病症)食物:枸杞菜、枸杞子、核桃仁、豇豆、韭菜、丁香、刀豆、羊乳、羊肉、狗肉、鹿肉、鸽蛋、雀肉、鳝鱼、海虾、淡菜。
滋阴类(用于阴虚病症)食物:银耳、黑木耳、大白菜、梨、葡萄、桑葚、牛奶、鸡蛋黄、甲鱼、乌贼鱼、猪皮。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
(征求意见稿)
注:排序按照植物、动物;再按笔划
序号
物质名称
植物名/动物名
使用部分及要求
1
丁香
丁香
花蕾
2
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
成熟果实
3
刀豆
刀豆
成熟种子
4
小茴香
茴香
成熟果实
用于调味时还可用叶和梗
5
小蓟
刺儿菜
地上部分
6
山药
薯蓣
根茎
7
山楂
山里红
成熟果实
山楂
8
马齿苋
马齿苋
地上部分
9
乌梅
梅
近成熟果实
10
木瓜
贴梗海棠
近成熟果实
11
火麻仁
大麻
成熟果实
12
代代花
代代花
花蕾
果实地方常用作枳壳
13
玉竹
玉竹
根茎
14
甘草
甘草
根和根茎
胀果甘草
光果甘草
15
白芷
白芷
根
杭白芷
16
白果
银杏
成熟种子
17
白扁豆
扁豆
成熟种子
18
白扁豆花
扁豆
花
19
龙眼肉
(桂圆)
龙眼
假种皮
20
决明子
决明
成熟种子
需经过炮制方可使用
小决明
21
百合
卷丹
肉质鳞叶
百合
细叶百合
22
肉豆蔻
肉豆蔻
种仁;种皮(仅作为调味品使用)
23
肉桂
肉桂
树皮
也称“桂皮”
24
余甘子
余甘子
成熟果实
25
佛手
佛手
果实
26
杏仁
(苦、甜)
山杏
成熟种子
苦杏仁需经过炮制方可使用
西伯利亚杏
东北杏
杏
27
沙棘
沙棘
成熟果实
28
芡实
芡
成熟种仁
29
花椒
青椒
成熟果皮
花椒
30
赤小豆
赤小豆
成熟种子
赤豆
31
麦芽
大麦
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32
昆布
海带
叶状体
昆布
33
枣(大枣、黑枣)
枣
成熟果实
34
罗汉果
罗汉果
果实
35
郁李仁
欧李
成熟种子
郁李
长柄扁桃
36
金银花
忍冬
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37
青果
橄榄
成熟果实
38
鱼腥草
蕺菜
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
39
姜(生姜、干姜)
姜
根茎(生姜所用为新鲜根茎,干姜为干燥根茎。)
40
枳子
枳
药用为成熟种子;食用为肉质膨大的果序轴、叶及茎枝。
41
枸杞子
宁夏枸杞
成熟果实
42
栀子
栀子
成熟果实
43
砂仁
阳春砂
成熟果实
绿壳砂
海南砂
44
胖大海
胖大海
成熟种子
45
茯苓
茯苓
菌核
46
香橼
枸橼
成熟果实
香圆
47
香薷
石香薷
地上部分
江香薷
48
桃仁
桃
成熟种子
山桃
49
桑叶
桑
叶
50
桑椹
桑
果穗
51
桔红
(橘红)
橘及其栽培变种
外层果皮
52
桔梗
桔梗
根
53
益智仁
益智
去壳之果仁,而调味品为果实。
54
荷叶
莲
叶
55
莱菔子
萝卜
成熟种子
56
莲子
莲
成熟种子
57
高良姜
高良姜
根茎
58
淡竹叶
淡竹叶
茎叶
59
淡豆豉
大豆
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
60
菊花
菊
头状花序
61
菊苣
毛菊苣
地上部分或根
菊苣
62
黄芥子
芥
成熟种子
63
黄精
滇黄精
根茎
黄精
多花黄精
64
紫苏
紫苏
叶(或带嫩枝)
65
紫苏子(籽)
紫苏
成熟果实
66
葛根
野葛
根
67
黑芝麻
脂麻
成熟种子
68
黑胡椒
胡椒
近成熟或成熟果实
69
槐花、槐米
槐
花及花蕾
70
蒲公英
蒲公英
全草
碱地蒲公英
同属数种植物
71
榧子
榧
成熟种子
72
酸枣、酸枣仁
酸枣
果肉、成熟种子
73
鲜白茅根
(或干白茅根)
白茅
根茎
74
鲜芦根
(或干芦根)
芦苇
根茎
75
橘皮(或陈皮)
橘及其栽培变种
成熟果皮
76
薄荷
薄荷
地上部分
薄荷
叶、嫩芽
仅作为调味品使用
77
薏苡仁
薏苡
成熟种仁
78
薤白
小根蒜
鳞茎
薤
79
覆盆子
华东覆盆子
果实
80
藿香
广藿香
地上部分
81
乌梢蛇
乌梢蛇
剥皮、去除内脏的整体
仅限获得林业部门许可进行人工养殖的乌梢蛇
82
牡蛎
长牡蛎
贝壳
大连湾牡蛎
近江牡蛎
83
阿胶
驴
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84
鸡内金
家鸡
沙囊内壁
85
蜂蜜
中华蜜蜂
蜂所酿的蜜
意大利蜂
86
蝮蛇
(蕲蛇)
五步蛇
去除内脏的整体
仅限获得林业部门许可进行人工养殖的蝮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