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养生讲究的是“顺时养生”,那么,进入冬季了,您准备好了吗?冬季养生小常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天三个月,天地之气渐渐收敛,整个大自然阳气藏于下,而阴气弥漫于天地之间。冬季气温骤降,天气寒冷,万物都处于潜藏的状态,人也要相应减少活动,这是适应节令的养藏行为。所以,冬季养生要适应气候的变化,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要使精、气、神都深藏于内,避寒取暖,养肾保精,才能以康体迎接春天的问候。所以,"冬藏"是顺应四季规律的传统养生论,冬天务必保养好自己的精气,精气内存,才能身体健康,颐养天年。冬季养生应以"藏"为要务。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杜远:“人的身体是以收藏、收纳为主。在这个冬天的季节里,我们尽量的晚上的时候,要早点睡,早上的时候要晚一点起来。跟日光同样地进行作息,日光出来了,我们开始进行一天的工作、活动。这样的话,保证我们机体适应大自然的环境,也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念的理论。”小雪过后,人体五脏内的气血也是一年中最强的时候,适宜吃一些温补性的食物,也可以吃一些益肾食品。当然在饮食的时候也是有注意事项,一般适合补一些温热平和的食物,少吃生冷和过量大补之物。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杜远:“因为冬天了,特别是我们所处的这个地理位置,寒冷的季节,所以说饮食还是要以温性的食物为主。比如说像豆制品,包括辣椒之类的都可以。但是也只限定没有其他的身体不适的情况,如果被医生定为热性体质,或者有火的病人,那么需要根据医生的情况调整用药。正常人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热性的东西。像羊肉、牛肉,这个都可以,包括热性的烹饪的方式,像火锅、这些都可以,对于身体来说都是很有益的。”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季虽然温度较低,但是也不能一味地避寒。适当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杜远主任还建议,冬季运动量不易过大,运动幅度要以舒缓为主,比如打打太极拳,练一练八段锦,还有慢跑游泳等等。平常要尽量去接触大自然,接触阳光,接触大自然的空气,这样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也符合中医的养生理论。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