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国医大师路志正养生笔记:无病到天年
调理脾胃治百病真法+国学医典养生速用手册
中南海首席国医路志正首次公布养生不求人的做法!
路志正著
ISBN:5
出版社:云南科技出版社
开本:16开
页数: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06-01
版次:1
印刷时间:-06-01
印次:1
套装数量:2
正文语言:中文
用纸:胶版纸
内容简介《首席国医大师路志正养生笔记:无病到天年(调理脾胃治百病真法)+国学医典养生速用手册》是根据路志正先生养生保健的新的整理而成的,把调理脾胃,防患未然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风险给广大读者,以期起到未病先防之用,其用心不可谓不善。
作者简介路志正:现年92岁,中央保健小组组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中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首席国医,医界泰斗,70年临床经验,医术通神,救人无数,代表着当代中医的最高水平。
给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相过面,为莫桑比克总统夫人把过脉,几服药让被钢水烫得体无完肤的工人18天痊愈。年1月9日,老中医路志正迎来了从医70周年的纪念日,学生们聚在人民大会堂里,为恩师执弟子礼,而这位90岁的老郎中至今还在每天出诊,为普通老百姓解除病痛。
目录第一章养生应该从何入手
先养脾胃,而不是急于补肾看到我们的身体,不只看到疾病盲目用药,治病变成了致病疑难病,先用调理脾胃的茶饮秘方癌症并不可怕,治癌症应立足于人每天的养生课,让你增寿几十年
第二章没有病却总是浑身难受
现代人的“内伤”怎么来,怎么去脏腑系统与平衡关系一水一粥一汤护养娇气肠胃熬出来、累出来、气出来的“乏力症”三个食疗方,化解脾气虚四肢冰凉,脾阳虚,“附子理中”能帮你脾阴虚的秘方:四仁竹笋粥吃饭没胃口,山楂神曲粥弄清病因治失眠,切忌盲目吃安定养护脾胃三杯茶
第三章脾胃调养要顺应四季冷热
春季万物生发,疏肝解郁,兼养脾胃夏日食姜,护胃养气,天地气交,上下循环秋天润肺清燥,调养阴虚正好冬季养肾补脾,来年身体健康
第四章现代人的湿病是百病之首
喝水都长肉,脾虚湿滞用苡仁冬瓜子说说不节食,不使腹泻的肥胖症治疗痘痘不消,从脾胃入手,用药茶解决孩子脏腑娇,喝水学问大内服外用两配方,孩子湿疹一扫光
第五章常见问题结合脾胃疗法
中老年人的最大困扰——便秘孕妇产后血虚,注意食疗保养口腔溃疡吃不香,阴阳失调莫惊慌感冒好得快,关键在出汗三招改善孩子脾胃,自然不会得感冒感冒发烧常见,病因病理不同
第六章慢性疑难病的脾胃养生法
厨房配料随手敷,肩周炎手到病自除慢症疾发谈中风,阶段调理要得法关爱女性,让“好朋友”按期而至乳痈肿痛不犯愁,几味药儿敷和饮远离“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的根治方法导致男子不育的六大原因益气健脾治结石,饮食习惯要节制神清气爽不求人——四招改善头痛症冠心病:只要脾胃称心,身体自然如意找准关键才能根治颈椎病七种糖尿病,不同汤与饮
精彩书摘养生应先从脾胃入手
上天有时候似乎亦有不公,有的人天生身体素质好,有人从小就体弱多病。但上天却又是公平的,我们看一个人30岁以后的身体状况,基本上是由他自己的生活习惯造成的。所以说,一个人30岁之前身体不好还可以去怪上天,30岁以后,自己的身体就只能自己负责了。
中医有“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说法,这就是30岁之前靠先天,30岁之后靠后天的道理。我们的身体禀受父母精血,出生之后,一个人的先天素质就已经决定了。肾为先天之本,就是指受自先天的元阳、元阴。同时,您的肾中精气是否充足,也会决定孩子的先天素质。
但是先天因素决定的只是身体素质的极限,您身体的实际健康情况,看的还是后天的调养。就像一个水缸,缸的大小决定了能装多少水,这是先天因素;这个水缸里实际装了多少水,看的就是后天因素了。因为后天的生活方式及环境可以改变先天基因的排列程序。所以中医也讲资助后天来培养先天。
去年的时候,一个患有变异性哮喘的4岁小男孩问我:“爷爷,我能跑刘翔那么快吗?”我告诉他:“能啊,只要你勇敢坚强,不挑食,长大后就能跑得比刘翔快。”这句话并不是安慰他的,其实天地生养万物,待人最厚,人体包含着无限的可能性。从先天的角度来说,每个人跑步速度的极限都是很高的,大多数人都能跑得跟刘翔一样快。但是实际能跑多快,就看后天的训练了。当然,素质好,训练的效果就明显。
先天因素决定了一个人寿命的极限,所以称为“天年”。人的天年一般都在岁以上,只是现实中很少有人能活到“天年”,因为一个人的实际寿命是由后天左右的,后天的关键在于脾胃,在于个人饮食有节,生活规律。
上天给了人很长的“天年”,这是上天和父母的恩赐。我们要知道珍惜,才能无灾无病活到“天年”。我们很多人不知道珍惜身体,年轻时似乎也看不到身体有什么反应,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处在蓬勃旺盛时期,但是30岁以后,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就说古代的武状元和现代的运动员,他们魁伟强健、精力充沛,他们可以说是先天素质好的人了,但是他们平均寿命都偏短。生卒年有史可稽的武状元,平均寿命只有60多岁,比手无缚鸡之力的文状元低很多。而现代运动员的平均寿命更低--不到60岁,甚至已经低于普通人的平均寿命。
为什么先天素质优越的人寿命反而不如常人呢?《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就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点:“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说的就是材力不可过度用尽、极则必反,事物过分强壮了就会走向反面,过分持强好胜,不知爱护体力精力,不合养生之道,结果就是英年早逝。
现代运动员的训练,包括很多人平时锻炼身体的方法,大多建立在超负荷的训练基础之上。他们运动量大,消耗的能量物质多,身体平常的恢复和补充能量的能力供应不上。在过度消耗之后,我们的身体出于一种补偿机制,会让身体的某些部位得到超量恢复。这跟会哭的孩子有糖吃的道理是一样的,某个部位消耗过度了,受损伤了,就开始向身体母亲喊委屈,身体就调动元气,让这个部位得到超量的补充。但是我们身体的恢复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无休无止地满足超量恢复,这种锻炼方式通过身体的补偿机制,让肌肉发达了,肺活量增加了,心肌增强了,但是在这种超量恢复的过程中,身体的元气也受到了损伤,脾胃这个为身体补益元气的后天之本也被伤害了。
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精微物质。它是由先天之精所化生,但是依靠后天水谷之精气的不断补充培育,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脾胃如果受到了损伤,那么元气就得不到补充。这就是后天补先天的道理。所以中医说:“存一分胃气,存一分生命。”
我们的身体一出现点什么问题,首先就在胃口上反映出来了。不管是伤风感冒、头疼小疾,还是患上重病,身体一有不舒服,胃口就会下降。我们看一个病人是否彻底恢复健康,也可以看他的脾胃功能是否恢复,如果胃口开,吃饭香,就说明他基本痊愈了。这是因为脾胃居于五脏六腑的中央,身体其他部位产生病变,都会传导到脾胃。过去旧社会,有一个让现代人听来发笑的习俗,那个时候,准女婿第一次上门,第一个考验就是饭量。能吃饭说明他身体没毛病,能干活,女儿嫁过去就不会吃苦。
如果脾胃出现了问题,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也肯定会受到影响。脾胃是人体从外界摄取能力源泉地,我们身体其他部位需要的物质和元气,都需要通过脾胃来消化腐熟水谷和产生、运化精华物质。而且,我们服用的药物,也是需要脾胃来消化、吸收的,如果脾胃不好,补品和药物吃了不能很好地吸收,那再好的补品和药物也没有意义。
脾胃健旺,自然后天营养充足、体力好、免疫力强,即使生点小病也好得快。这就是“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道理,因为脾胃健旺,元气就会充足,六淫邪气就不容易入侵。所以说,脾胃是无病到“天年”的关键,也是我们养生的入手之处。
中医的目标是人体,不是疾病
庄子在《养生主》的开篇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讲的既是做学问的道理,也是养生的道理。现在信息发达,各种各样的知识铺天盖地而来。求学的时候,应有计划地选择,不宜盲目追逐无穷无尽的新事物、新概念,那样只会让你陷入混乱,无法真正提高自己。
治病也是这样。现在每年都会出现几十种新病种和旧疾病的新亚种,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通过的新药每年也有上千种。但是药品研制的速度依然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这就是以有限的研发力量,去追逐无限的新疾病。
前几天还有一个医生感慨地说:“要是有一种能够自动研发新药的机器就好了,出现一种新病毒,马上能研制出一种新药。”这种幻想中的机器能否成为现实?
其实这样的机器早就出现了,那就是人体。例如抑制病毒用的干扰素,最初就是从人体的淋巴母细胞和白细胞中提取的。病毒入侵人体,人体自然产生出抗病毒药物质。天地生人的时候,就已经让人体成为一个包含检测、研发和制造等诸多功能的大制药厂了。
人体研发药品的时候,我们的身体需要医生做什么呢?那就是提供原材料、畅通渠道、清理生产垃圾。这样就够了,越俎代庖的治疗方式,事倍功半不说,还会损害人体这个天然制药厂的生产积极性。
当然,人体这个大制药厂,有时候也会失调,这个时候医生怎么办?经济学中有一个术语说得很好,那就是“宏观调控”。不是直接干涉,而是通过调节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畅通气机,消除痹阻,让人体自然恢复驱邪除病的功能。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什么?那就是省力。这里存在一个杠杆效应,可以四两拨千斤,你只要用很少的力,就可以收到很大的功效。同时,它也不会破坏人体自身的机能,所以副作用和后遗症都很少。
年SARS流行时,我们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吕炳奎先生以我、焦树德等几位老中医的名义写信给温总理,希望发挥中医的作用,抗击SARS,在5月8日下午,吴仪副总理与在京的知名中医药专家举行了座谈会。当时我坐在右边第一位,我很激动,发言说:单靠中药治疗“非典”是片面的,一定要中医直接参与防治“非典”,中医要在防治非典的第一线,根据病人的情况,诊断、立法、处方,然后煎服方能收效。医院中医药防治非典的经验推广到了香港,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扬,证明了中医参与的必要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医药针对的目标从来不是单纯的疾病,不仅仅是病毒,而更重要的是人体综合抗病的免疫力。中医药对于防治“非典”效果明显,医生要做的事情,就是作好宏观调控,既看到直接引起疾病的病因、病证,又要看到机体整体的综合抗病能力,既看到局部又看到整体,既强调驱邪又强调扶正。
再比如年冬天,一个东北的小孩子持续发烧,医院就用了大量的抗生素,烧也没退下来。又做了大量的检查,结果一直诊断不出是什么病,医院就怀疑是血液病。家长急了,就带着儿子到北京三芝堂求治。我们只用了三剂健脾袪湿的药,高烧就退了。众人啧啧称奇,都问是怎么治好的,孩子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其实我看的不是这孩子的病,而是他脾虚湿阻的内环境。我国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饮食偏嗜,又贪食冷饮,脾阳受损,湿气淤积体内。冬天的时候,受到风寒外邪的入侵,就容易发高热。你说孩子体内有病毒么?有细菌么?当然有,但是如果不调节改善患者自身内环境的平衡,不能发挥机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就不可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用抗生素也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一看孩子舌体胖大,舌质暗紫,舌苔多而且黏腻滑润,再一把脉,就判断出他的病机在于脾阳受损,湿浊内盛,用了健脾袪湿的药,自然效果很好。对于这种发烧,吃点芳香化湿之类健脾袪湿的药物,亦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其实,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在橘园行间种植一些藿香,能够防止螨虫害。藿香的作用并不是直接杀死害螨。但是藿香能为螨虫的天敌长期提供食料和生息场所,增加橘园害螨天敌的数量,从而控制螨虫为害。
中医治疗“非典”的方法也是如此,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就是“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北京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北京哪间医院看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