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免疫力真的不是靠多吃肉,不是靠多喝牛

大家好,我是米医生

昨天我们进入大暑节气了

但实际上

我们才刚刚进入中伏

今年的中伏很长

有20天

7月21日-8月9日

是辛丑年最湿热的中伏

老祖宗传下来的谚语:

初伏防中暑

中伏除病根

末伏躲老虎

初伏:防中暑

初伏是一年中阳气最鼎盛的时候

高温+高湿的环境

很容易让人中暑

所以在初伏的时候

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末伏:躲老虎

末伏通常已经入秋了

所谓“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

末伏的时候要谨防“秋老虎”

所以末伏养生要点是:躲

中伏:除病根

中伏和头伏、末伏不一样

中伏是40天三伏的中间部分

是承上启下的转折点20天

中伏是最最最最最重要的!

如果好好利用的话

可以事半功倍

都说「春夏养阳」

三伏天是全年阳气最盛的时候

此时人体也是顺应天气

人体内的阳气

会跑到肌肤表面

帮我们排汗,排湿浊

此时积压在体内的寒邪湿邪

也最容易被“赶”出来

所以中医自古以来就有冬病夏治

说白了

就是借力三伏天阳气最盛时

治疗某些寒性疾病

最大限度以热治寒

鼓舞阳气

驱散人体内的寒邪

包括现在是治

小儿腺样体肥大最好的时机

即便没有冬病夏治

进入中伏时

如果有条件的

一定要抓紧做一件事!

那就是提高我们的免疫力

如何提高我们的免疫力?

如何提高我们的正气呢?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

《内经》就说了:

脾旺,四季不受邪。

也就是说

当你的脾胃强健了

就可以抵御一年四季的外邪

春天有风邪

夏天有湿邪,热邪,暑邪

秋天有燥邪

冬天有寒邪

中医认为

脾胃是身体免疫力的大本营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如果你的脾胃强健

气血就充盈

正气充足

免疫力自然就强大

这些外邪就很难侵犯到你

但现实情况里

如今很多人都出现了

免疫力低下的问题

为什么?

因为现在的人多脾虚

一个是外因

夏天天气潮湿,闷热

外湿会引发内湿

脾喜燥恶湿

第二,就是饮食作息习惯

现在的人

上班怕迟到,不吃了

工作忙的团团转,不吃了

睡懒觉起床晚了,不吃了

聚会,自助餐时。。。

吃多了

过饥过饱最伤脾

还有夏日里的凉菜,冰饮料

冷沙拉,麻辣香锅。。。。。

还有劳倦过度伤脾

体力上的过度消耗

思虑上的过度消耗

房事上的过度消耗、、、

脾虚的人

不仅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

而且会有以下湿重的症状

身体发沉

头也发蒙

面部油腻

头发油腻

皮肤上有湿疹

嘴里发黏

。。。。。。。。

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

脾虚里面还有细分

先看有没有积食食滞

其实不是只有孩子会积食

成人也会的

然后再看有没有

有没有脾为湿困

这当中又会细分出

湿还要分湿热还是寒湿

湿热的人往往舌苔黄腻

寒湿的人往往舌苔白腻

如果人集中表现在

容易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

就会侧重补益脾气

如果把脾看成一个轮胎

怎么让它运化运转起来?

消积食

就像把嵌在轮胎槽里的

垃圾泥沙清扫掉。。。。。。

祛湿,化湿

就像擦干轮胎的水渍

再拿吹风机吹吹干轮胎。。。

到了这一步

大部分的舌头表面会比较干净了

但是舌头两侧还会有齿痕

而且舌头会比较胖大

就像放了气的游泳圈

软趴趴的瘫在嘴里

就该给轮胎打气了

气足了轮胎(脾)才能转起来

补脾气最常用的方子就是四君子汤

党参10,白术10,茯苓10,甘草6

(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这个方子历来中医补脾的基础方

比如参苓白术散

大家都知道吧

就是在这个方子上

再加些祛湿的药

像白扁豆、山药、薏苡仁

补中益气丸大家都知道吧?

就是在这个方子上

再加了一些升阳升举的药

像黄芪

还有香砂六君丸

就是在这个方子上

再加了一些调理脾胃气机

消腹胀的陈皮、半夏、砂仁、木香

这里再给大家推荐

一碗食疗方汤包

组成=保和丸+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汤

食材:猴头菇2个,白扁豆10g,山药10g克,薏苡仁15g,陈皮3g(如果不想去药房配,我们微店里也有)

猴头菇甘,平,助消化

健脾养胃,安神

(思路相当于保和丸)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薏苡仁健脾渗湿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思路相当于参苓白术散)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如果舌苔比较干净

还可以放上五指毛桃这就又有补中益气的意思了

这个汤方可以无限组合

如果你体质偏热

舌苔偏黄,湿热

素的可以用它煲

豆腐,冬瓜,娃娃菜,粉条

荤的可以用它煲鸭,煲猪排骨

如果你体质偏寒,舌苔偏白

素的可以在汤里放一点温性的调料

比如生姜,小茴香

荤的可以用它煲羊肉,煲牛肉等

我们都知道

关于提高免疫力

从西方营养学角度来说

要多吃牛奶,肉类,蛋白质

但从中医来分析

关键是人体的脾胃功能要正常

只有脾胃功能正常

你吃进去的才能转化成气血

如果脾胃功能不行

吃再多进去

转化不成气血

反而变成“痰湿垃圾”堵在里面

又有何用?

另外

我们别忘了

一个人的正气

一个人的免疫力

不但源于饮食

更源于调节起居和运动

还包括情绪

要想提高免疫力

提高正气

不但要养身,还要养心

当身心归于和谐

才能最有效地提高免疫力

因为真心地

现在很多人免疫力低下

脾胃不好的

最大根源不是在物质条件

不是在于肉吃得不够多

不是在于奶喝得不够多

而是在于情绪

在于求而不得,患得患失

-年大暑节气福利-养脾胃的猴头菇汤料包手指长按左下角


转载请注明:http://www.rainjade.net/lnrrhys/8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