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也要防中暑是真的

这是发生在冬天里的一个真实故事。一对年轻的父母为了庆贺小宝宝满月办了十几桌“满月酒”招待亲朋好友,一直忙碌到深夜,母亲疲倦不堪地搂着宝宝睡了。一觉醒来,发现被蒙在被窝里的孩子面色发绀、口吐泡沫、不省人事,医院,可为时已晚。

专家解释:这就是医学上称为闷热综合征的“婴儿中暑”现象。它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

宝宝冬中暑,多发生于2个~10个月大的婴儿,具体症状可表现为:宝宝出现面红耳赤、满头大汗,并伴有嘴唇青紫、呼吸急促、抽搐等;同时,有持续高热症状;大量水样或血水样稀便、吐奶等;甚至还可能引起昏迷、休克。

婴幼儿中暑原因与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有关。产热和散热的不相协调使婴儿容易穿得太多、捂得太严实的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

相关链接:如何识别冬中暑

患病宝宝一般会先出现过高热,体温一般在40℃以上,最高可达42℃以上,伴有大汗淋漓,衣服和被子湿透,有脱水表现(眼窝下陷,囟门凹陷,口唇干燥,皮肤干燥),很快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或呼吸不规则(快慢不一)或呼吸暂时停止,口唇、指甲青紫,精神极差,哭声低弱,反应迟钝,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衰竭。

成年人也会

寒冬中暑

冬天寒冷,人们在注意避免着凉感冒的同时可能忽略“中暑”的问题,而“中暑”不只发生在夏季,由于冬天室内温度高、空气流通性差等问题也会引发“冬季中暑”。

近日,K列车驶至韶关至郴州区段时,一对父子因车厢太热出现中暑的症状。经紧急处理后,情况得到缓解。据悉,父子俩在车厢呆了5小时后出现不适。

不少网友认为冬天中暑属于“奇闻”了。专家表示,在没有高温或是热辐射的环境条件下一般是不可能患中暑的。不过由于冬天室内温度高空气流通性差等问题也会引发“冬季中暑”。

冬天中暑

应该怎么办

1.一般情况下,房间在冬季的适宜温度在21℃~26℃,平时要注意室内经常通风。

2.出门时不要用衣物包裹过厚过多。冬季出行的时候,最好戴帽子手套,并避免乘坐过于拥挤的公交车。

3.还要注意室内的空气清新和保持流通。

4.在夜晚睡觉时,不要给穿得太多,盖得过厚。

5.多喝水:水仍是脱水者最佳的饮料。不要牛饮,应一次喝一点。多吃水果及蔬菜,它们含丰富的水分及均衡的盐类。

6.慢慢适应气温的改变:换季初期,每天花点时间,伤户外活动,使身体逐渐适应气温的变化。

频繁中暑主要是由于体内湿气太重,无法正常排出,导致体内垃圾积存。最好的办法是排汗,通过体育运动等增强身体代谢,排出毒素。湿性体质的人,不建议天天洗澡。

康复君网络综合处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rainjade.net/lnrrhys/58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