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劳作、情绪激动会使阳气浮越,导致人出现头晕、出汗、气短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晕厥、甚至心梗等情况,因此夏季在户外过度劳作或劳作之际饮用浓茶、咖啡等饮品会出现阳气浮越的情况,心血管病病人尤其应该注意。
02卫行脉外——阳气布行在人体的表面,主要是头面部(六阳经)、背部、下肢后侧,因此下肢受寒、头部和背部受寒后很容易会导致自己阳气受损,轻则感冒,重则痛风、关节炎、腰痛腿麻等见证。日常生活之中很多人在夏天很喜欢开风扇吹脚、空调连续开至天亮,这些都是很容易损伤自己阳气的做法,必须引起注意。晚上睡觉空调要开定时,而且要穿衣服睡觉。
03动则生阳,少火生气意即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生发自己体内的阳气,所以夏季适当的运动可助生并激发体内阳气,建议适当运动即可,切忌过分剧烈,因为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烦劳则张。
04阴阳互根阳气入阴才能真正敛藏起来,所以不能光强调补阳、温阳,还要有合适的方法潜降阳气。
夏季养心具体做法1
保持情绪平稳。忌动怒、情绪过激,必须选择正确的方法宣泄自己情绪。
2
忌饮用过多冰冻饮品中医认为,寒性收引,寒性趋下,凉开水有助于潜纳阳气,为夏季最佳消暑饮品之一,但冰水、冷饮等却会过度损伤阳气,尤其是心血管病病人,大多数心血管病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气阳虚情况,冰冷食品、饮品会损伤体内阳气,十分不推荐,笔者临床上曾见过食用冰冻西瓜后诱发心绞痛的病例。
3
忌饮过多的浓茶、绿茶时下的人经常推荐绿茶,说绿茶具有防癌、抗氧化、预防中风的功效,的确,绿茶气轻味轻,饮一两杯绿茶有助于升发阳气,但正应为味轻,有的人会不自觉地越饮越多,或觉得不够味道而冲泡时加得比较多,这样做很容易出现醉茶、交感神经兴奋的情况,导致心血管病人出现头晕、出冷汗、手抖等情况。如果喜欢饮茶的话,在夏季我推荐人参乌龙茶,该茶气轻而芳香,味道甘醇,行气不伤正,比起绿茶更加合适。除人参乌龙茶外,可以饮用柠檬薄荷水、柠檬菊花茶等,也是比较好的夏日养生饮品。
4
忌晚睡晚起,玩乐过度这样会影响自己阳气的升发,导致气机逆乱,久之易导致邪伏体内(湿邪),长夏之际或秋冬季流感爆发。作息时间建议晚睡早起,夜间11时左右上床,早上6时左右起床,这样的作息时间比较符合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
5
适度运动心经特点:三焦为臣心包使,也即三焦经、心包经和心脏的经气、功用密切相关,而三焦经、心包经的经穴走行都以上肢为主(三焦经…、心包经…),选择以上肢为主的有氧锻炼例如柔力球、乒乓球、划船,年轻人可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一些运动例如攀岩、滑浪风帆,中年人可选择射箭、保龄球、高尔夫球、门球等专注性相关的运动,可以比较好的收敛自己的心神,提高注意力,老年人简单一些可选择手转健身球,很好地锻炼了手指,因为手三阳经都是起源于手指,锻炼了手指可以有效激发了阳气,此外平时还可以进行上肢肌肉力量锻炼例如引体向上、哑铃等。
6
一定要午休休息才能敛藏阳气,有发有收,阳气才得以固存体内。这点对于心血管病人特别重要,午休时间大约1小时以内比较适合,因为时间过长又会影响阳气升发。
7
早起后的小保健早上起床后可以梳头、搓手、搓腰背以激发体内阳气,这些小的保健运动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8
慢性病注意事项有心血管病的病人尽量避免在盛夏时刻外出活动,要做好防暑工作,随身携带含有肉桂成分的药油例如肉桂油、保心安油、万金油等,这些芳香温通之中又兼有回阳救逆功效的药油最适合夏季外出防身,除此之外,沉香精油也具有类似的功效,还具有提神醒脑、舒缓情绪的功效,不过价格相对较贵。
心血管病病人夏季食疗养生方01中药煮水红参、五味子、麦冬各5g煮沸10分钟,每天一次,三伏天时更加可以饮用。
02肉桂、附子煲羊肉肉桂5g、附子10g、羊肉g、白芍30g
羊肉洗净切块,焯水备用,附子、白芍加水ml,煮沸后放入羊肉,文火炆煮1小时即可食用,适合心肾阳虚型冠心病、高血压病人,注意肉桂、附子的用量不能大,而且必须要配伍白芍,否则过于辛热反会伤气。
03百合大枣小米粥百合20g、大枣15g、小米50g,水ml,同煮40-50分钟后即可食用,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护心养心穴位内关穴八脉交会穴之一,是治疗心绞痛、心律不齐的特效穴位之一。
取穴: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少冲穴三焦经的井穴。
取穴:环指指尖中分。
中冲穴心包经的井穴。
取穴:中指指尖中分。
膻中穴任脉所过之处,心包经的暮穴,为气会穴,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等功能。
取穴:两乳头连线中点。
洗澡时按摩膻中穴,对于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病人具有比较好的辅助治疗功效。
圣古方堂冬病夏治开启了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