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是“三伏”,“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如今,年的“中伏”已经来了,我们应该吃些什么调养身体呢?
“中伏”时节高温闷热,加上此时雷阵雨最多,暑湿之气易乘虚而入,使人心气亏耗,尤其是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疾病。
再加上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此时,人们更需要通过膳食进行调整,以防免疫力下降。
其实,在伏天里,有种被大家忽略的食材,具有很好的养生功效,它就是羊肉。
不少人觉得羊肉在冬天吃才有滋补的作用,实际上,在一年中天气最热、人体营养消耗最大的中伏时节,吃羊肉所起到的保健功效甚至比冬天还要好。
民间更是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吃伏羊享健康”之说,可见伏天吃羊肉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
01
排汗排毒
在伏天吃羊肉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体内残留的冬春之毒、湿气排出体外。
02
暖胃生津
夏天,人们都很喜欢吃冷饮、吹空调。但是冷饮食用过多容易刺激肠胃,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长期吹空调则可能会引起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甚至还会导致“空调病”。
而夏天吃羊肉可以暖胃生津,减少冷饮和空调对肠胃造成的损伤。
03
温阳散寒
许多人觉得夏天吃羊肉可能会上火,其实并非如此。《黄帝内经》记载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体质虚寒的人夏季宜多吃温阳的食物。
羊肉味甘、性温,夏天适量吃羊肉,可温热身体,祛除寒气,起到冬病夏治的功效。
04
增强体质
在中国古代,老百姓就有吃“三伏羊”的说法,“夏天吃伏羊,健康又壮阳”。中医也认为,夏天吃羊肉能够祛寒解毒、补中益气,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提高身体的整体素质、增加高温天气的抗病能力。
05
不易发胖
羊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相比其他肉类不易发胖。羊肉比起猪肉和牛肉,它的脂肪、胆固醇含量都要少得多,而且羊肉的脂肪熔点是47℃,比其他肉类脂肪熔点要高,食用后不易被身体吸收。
另外,羊肉中还含有一种消化酶,可以保护胃壁,促进消化吸收。
夏季吃羊肉,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降火”,因此烹饪时应尽量采用清炖的方法,避免烧烤等方式。同时在烹饪羊肉时建议少放食盐、葱姜,更应避免放入辛辣燥热的佐料。
用清炖的方式烹饪的羊肉清爽不油腻,可以在补充人体元气的同时避免上火。
而且,采用炖煮的方式时加工温度较低,能最大限度地锁住羊肉中的营养,肉嫩汤鲜最滋补。
清炖羊肉的方法炖羊肉时,可先将羊腿骨、脊梁骨等放入水中大火炖煮半小时,待汤呈奶白色后捞出汤骨,再将洗过的羊肉放入锅中,加入少量葱、姜改小火炖制。
羊肉+萝卜
平衡解腻,最般配
羊肉性温,吃时最好配些凉性、平性的蔬菜,因此,羊肉的“绝配”,非萝卜莫属。
一方面,羊肉、萝卜荤素搭配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另一方面,萝卜性寒凉,能润燥清火、去油腻、有助消化。
材料萝卜克、羊肉克、植物油、料酒、酱油、盐、白糖适量,葱、姜少许。
做法1.将羊肉、萝卜洗净切块,分别焯水备用。锅内放入油,油热至七成时,加入白糖,用铲子不断地搅拌至糖冒泡时放肉翻炒,待肉均匀上色后,加入适量酱油,同时放入葱段、姜片。
2.盖上锅盖炖5分钟后放入热水,用大火炖开后,放料酒,改为文火慢炖。待肉六成熟时,将萝卜倒入锅内,放少许盐,待肉和萝卜炖烂熟即可食用。
羊肉+豆腐
秋冬不会手脚凉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一旦饮食生冷就会出现腹痛腹泻,或者腰膝冷痛等问题。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每周吃几次羊肉炖豆腐。
羊肉性甘温,能补虚益气、温中暖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以增加御寒效果。而豆腐则能益气宽中,生津润燥。
吃羊肉时搭配豆腐,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还能起到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
材料取羊肉克,(北)豆腐1块,生姜2片。
做法将羊肉煮至八成熟时,加入生姜、豆腐,煮熟后按各人口味调味食用即可。
除了新鲜的羊肉外,羊肉卷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是夏天吃涮肉、火锅离不了的食材。
但是因为有些商家会用廉价的肉加一些羊肉粉冒充真的羊肉来卖,所以很多人担心买到“假”羊肉。
其实挑选羊肉卷,有4个小技巧,按照4个技巧挑选就不用担心买到假羊肉了。
1看色泽
新鲜羊肉卷的颜色是鲜红色,脂肪部分是洁白细腻的,有些羊肉卷脂肪部分发黄,是冻太久所致。
2看纹理
羊肉的纹路较细,呈条纹状排列分布。
3看脂肪分布
羊肉的瘦肉中混杂脂肪,细看丝丝分明。一些假羊肉通过把肥瘦猪肉切碎再压紧切片,也能做出这种花纹,但纤维混乱,很容易辨识。
4看肉质
新鲜的羊肉经热水煮后肉质会变紧实,而假羊肉很容易就散开了,颜色也不自然。
羊肉是温性补品,温阳祛寒,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食用,比如阳气旺盛内热重、阴虚内热、湿热体质,以及患感冒的人就不宜食用羊肉,否则易助热伤阴,动火动血,加重病情。
中伏吃羊好处多,大家赶紧去买块羊肉回来炖上,全家一起吃起来吧~
点击“阅读原文”进健康购
看节目精选内容
wjdh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