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陈彦瑾,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和董老师一样,都是雪漠老师作品的编辑。今天非常开心,见到很多老师,听到老师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家秘诀和盘托出,我很感动,也非常受益。
关于养生,我想结合雪漠老师的《爱不落下》谈一点我的感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关于生命如何能够健康地活着,我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尤其是读了雪漠老师的《爱不落下》之后,对这个问题更有一些新的思考和认识。我觉得在这本书里,雪漠老师虽然用了小说的笔法,但里面的核心精神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心髓,他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切入“生命该如何健康地活着”这个问题的。
刚才听了各位老师讲解各家的养生方法,有道家的、儒家的,还有中医、太极等各方面的分享,让人深深感到,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丰富与博大。雪漠老师的《爱不落下》,就是从这片文化的大海中跃起的一朵耀眼的浪花。在书中,雪漠老师讲了一个重症患者被救赎的故事。一开篇女主人公就已经患上了非常惨烈的疾病,即晚期舌癌。要知道,健康的人是很难体会患者的疼痛的,我们无论如何用慈心去贴近她,那样一种巨痛,仍然是很难体会到的。但是,雪漠老师用文学的笔法还原了那份疼痛,更用了七十多万字的篇幅去呈现主人公如何从剧痛中被救赎的过程。这个救赎过程其实是很值得我们讨论的。目前,这本书虽然已经联合医学界举办了很多的活动,但基本上还是在表层上讲它是一个抗癌的故事。而这样一个患者,她究竟如何抗癌?如何得到救赎?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总的看,它不是从医学的角度,而是从人文角度、文化层面来救赎。
中国传统生命科学与健康管理论坛暨《中华养生智慧丛书》《爱不落下》出版研讨会现场其实,书中女主人公的生活原型我也认识,她的确是通过一种人文的方法得到救赎的。什么方法呢?第一步,坦然接纳当下的自己。书中开篇写道,女主人公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医生告诉她,她的生命只剩下四个月的期限了,她在极度恐惧中联系了雪师,雪师用短信发给她一首偈子,瞬间让她解除了内心的恐惧。这听起来很神奇,但据我所知,这的确是真实发生过的。我觉得,雪师偈子的神奇之处,首先是让她全然接纳了当下的自己,坦然接受了疾病已经降临生命这样一个事实。在人生中,任何的疾病、任何的厄运、任何的挫折,都意味着一种变化,意味着现在与过去已经不一样了,意味着未来将与痛苦相伴。坦然接纳以任何形式来到我们生命中的变化,这是救赎之路的起步。
接着,雪师与主人公展开了漫长的书信往来,用诗意化的文笔,给了她一个诗意的世界。雪师一直在讲他如何追逐梦想,如何建设书院,如何培养志愿者,如何面对挫折变化,等等,这带给她一个因梦想而精彩的世界。这时的雪师就像是她的救命稻草,他做的事情、他承载的文化和梦想,都成为她的寄托和向往,使她对未来充满希望,使她病中的生命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和意义。这是救赎的第二步:给她一份向往,给她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当然,这理由是建立在利他而非利己层面的,因为,雪师的梦想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利他”展开,利他也即是“爱不落下”的爱。
在书中,雪师并没有对她说,你要去学习站桩、太极,你要去吃什么药,或者你要运用什么样的方法,等等,因为那些方法仍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