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估计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理想,哪怕贵为秦始皇,其后半生也是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不老仙药,但是他的这个理想已经违背了客观现实,他的理想处在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人这一生,都免不了的要经历生老病死,而我们中医所说的健康长寿,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通过调养、锻炼我们的身体机能,达到我们身体机能的健康,那我们在不违背大自然生长规律的基础上达到我们长寿的目的。
每个人之间的身体机能、健康与否都有差异,有的人英年早逝、而有的人一百多岁了身体还挺结实,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体质健康的差异。如果我们调理好我们的身体的话,注重养生,虽然不敢奢求像彭祖那样,活个几百年,但是活成一个世纪老人还是可以的。就男性而言,机体的生长发育情况从根本上取决于肾精和肾气的盛衰,就是说男性的长寿秘诀在于养精。
中医认为,精、气、血是男人三宝。精为首,精充则气足,气足则血畅,精气充足则精力充沛、身强力壮、反应灵敏、勃起持久有力。那么,究竟什么是“精”呢?中医理论认为,“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活动的物质基础。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有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而肾所藏的精就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其“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与生俱来的。而“后天之精”是指人出生以后,摄入的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生成的水谷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而“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都藏在人体的肾脏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不断培育来发挥其生理功能,“后天之精”又依赖“先天之精”的活力不断生长。也就是说,先天之精需要营养物质补充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精”对人体有着繁衍生殖、生长发育、滋润脏腑、生髓化血等功能。“精”有生髓化血的功能,是构成我们人体的气血之根本,故有“精血同源”的说法。其“精”盈血充,肢体才能灵活,思维才能敏捷,考虑问题才能深入,这就是我们把“精”和“力”联系在一起的“精力充沛”之说。所以,为了耳聪目明、动作灵活、身心健康,我们必须注重保精、养精,而保精养精的关键之处在于养生和养神。
在养生方面,我们要遵循《黄帝内经》里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要求,而“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黄帝内经》的养生总原则,其中“法于阴阳”就是指效法阴阳。而阴阳有外在的阴阳和内在的阴阳,其外在的阴阳就是宇宙自然的阴阳,而内在的阴阳就是人体内的阴阳,这就是所谓的阴阳之道。两者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就养生来说,是指内在的阴阳要效法外在的阴阳,也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要按照宇宙自然的阴阳规律来做。比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而所谓的“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也就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在养神方面,男性朋友们要做到志恒、恬淡、寡欲。志恒,顾名思义是要持之以恒,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这样就算是形劳而体不倦;恬淡多是指思想上保持清静安闲,不要心存杂念;寡欲,是因为欲望少,欲望小的人才更易感到满足。无论是美味佳肴,还是粗茶淡饭,能“滋养”生命就好。无论是洋楼还是土屋,能挡风雨过日子就行。安于本分的生活,抛弃不良嗜好,才能保全自己的真气,形神俱佳、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