葑水种鸡头细剥小庭幽
清人沈朝初的一首《忆江南》,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美丽迷人、水乡泽国的姑苏城,也将一种水灵软糯的江南小食——鸡头米(芡实),带进了人们的视野。
鸡头米,这样一个有趣的名字可能一些人并不熟悉,但在苏州,它可是无人不知,久负盛名。
产量少、季节短、营养奇高、采摘工序繁杂、手工一粒粒剥壳等原因,让它成为苏州人心中的“水八仙”里最珍视的一种。鸡头米在齿间那种柔韧有度、软糯适中的感觉,吃过一次绝对忘不了~那么这样一种名扬千里的美食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鸡头米就是芡实的一种,但不是所有芡实都是鸡头米。
中国种植芡实的地方很多,从地域上来说大可分为两类:南芡和北芡。北芡种子较小,口感粗糙,连皮晒干以后就是超市常见的干芡实;南芡果实较大,较为软糯,口感细腻甘甜。
中医认为,芡实具有延年益寿、健脾养胃、益肾固精等功效,是男人的“长寿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芡实可补中,益精气、强志、令人耳聪目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
《药性论》也这样描述它,“婴儿食之不长,老人食之延年。”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到老年仍然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据其自述,正是得益于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天天食用煮熟的鸡头米。
同时,芡实还是女人的“不老米”。
女人,最惧脾虚,尤其是生育之后肾气消耗过多,容易导致其它脏器,尤其是脾气虚弱,引起衰老速度加快。所谓黄脸婆,就是脾虚造成的。
芡实则是女性的好朋友,在抗衰老、养颜、美肤方面有令人惊喜的功效,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粗糙皮肤、带下、水肿等好处,永葆青春活力。
此外,因为芡实上乘的补肾功能,它还适合老年尿频者、体虚遗尿儿童,以及竖虚梦遗滑精、早泄、脾虚便澹、慢性腹泻者食用。
有着如此丰富的功效,上好的芡实价格自然不便宜。然而,芡实之所以珍贵难得,还因为它艰难复杂的制作过程。
每逢鸡头米的收获时期,种植户一般都要凌晨两三点就下水进行采摘,同时要赶在太阳出来前立刻送去加工,这样争分夺秒采摘的鸡头果就不会变质的太快。所有采下的鸡头果也都必须在24小时之内处理好和剥好。
在水中作业也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事情,因为鸡头果的全身都布满尖锐的小刺,所以必须穿戴上特质的橡胶服才能避免被割伤。
一颗鸡头米的诞生
需要采摘人近5个小时的艰辛劳作
到手后的鸡头果在处理过程中仍然十分耗费心力,繁琐不堪。扒鸡头果、洗粘衣、剥壳、筛选、装袋、冷冻……每一步都是如此耗时耗力。
虽然机器剥制更加高效,但多少还是会影响它的外观品相和品质,所以上好的鸡头果都是纯手工现剥。
剥制时,有经验的种植户会在手指上套一个金属制作的护甲,用护甲尖利的部分将鸡头果外壳破开,取出果肉。此时力度非常讲究,用力轻了打不开,用力重了则会破坏里面的果肉,破坏品相。
可见,鸡头米从水塘走上我们的餐桌,过程可谓艰难曲折,万分不易。我们碗中的每一粒鸡头米,都是经验丰富的种植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今天小编推荐的这款养生好物,正是汲取了天地精华、凝聚着人们辛勤智慧,又有着“水中人参、天然酵素”之美誉的芡实。
功效翻倍:芡实+白色食物
当然,让我们补肾、驻颜、强身的食物还有很多,但芡实是其中唯一一种三种主要功效都比熟知食物强大的难得佳品。
如果把芡实同银耳、莲子、山药、白扁豆之类白色食物特别适合跟芡实搭配,能够强强联手,又可弥补润肺功能之不足。
养生,不在吃得有多补,而在吃得正点、吃对时机!立秋过后祛湿排毒,就是以一当百、事半功倍的正确做法,如做得好,等到冬季,不仅身体好过,且也为自己养颜延寿加了分,助了力~
家庭烹制时,宜用生芡实慢火炖煮至烂熟,有补肾的效果。
芡实粥
材料:芡实50克,粳米50克,
做法:食材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具有益精气、强志、利耳目的功效,长期食用益寿延年。
芡实茯苓山药粥
材料:芡实15克,白茯苓15克,山药15克,粳米克,枸杞5克。
做法:上述用料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益气、祛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有泄泻、脘腹冷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面色晦暗等症状的人群。
薏米芡实大枣饮
材料:芡实15克,薏米10克,大枣5枚。
做法:上述用料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20分钟即成。
功效:具有益气健脾、固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成人夜尿频多或小儿尿频。
四神汤
材料:云苓(白茯苓)10克;山药片15克;莲子15克;芡实10克;水3碗。
做法:把云苓、山药片、莲子、芡实洗净;煮沸清水,各种药材,武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两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祛湿清热,健脾养胃,美白皮肤,补益心肺,调肝固肾。性平,适宜作为食疗,常常食用之。
素食菜谱大全
美好生活的亲密伙伴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