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事又被家里的老人气到了!因为经常出入保健养生场所,无论同事怎么劝说,老人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一点没有耽误,每天都是养生保健专场的座上宾,多年的退休工资所剩无几;一个偏僻巷子里的某养生馆,每天早上7:00不到,就有大批的老年人排队等候。
就连子女是医务人员的老人都深陷养生误区不能自拔,更何况广大的普通老人。如何帮助老年人远离保健品养生误区,是广大基层医务人员要思考的问题。
家庭医生帮你揭开“保健品”的神秘面纱!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保健食品healthfood又称:功能食品(functionalfood),GB-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1条将保健食品定义为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所以在产品的宣传上,也不能出现有效率、成功率等相关的词语。
市场上的保健品大体可以分为一般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保健化妆品、保健用品等。
保健食品具有食品性质,如茶、酒、蜂制品、饮品、汤品、鲜汁、药膳等,具有色、香、形、质要求,一般在剂量上无要求;
保健药品具有营养性、食物性天然药品性质,应配合治疗使用,有用法用量要求,目前带"健"字批号的药品;
保健化妆品具有化妆品的性质,不仅有局部小修饰作用,且有透皮吸收、外用内效作用,如保健香水、霜膏、漱口水等;
保健用品具有日常生活用品的性质,如健身器、按摩器、磁疗仪、保健按摩床、衣服鞋帽、垫毯等。
老年人为什么成为保健养生“入坑”
的主要人群?
1、对健康的担忧。老年人常常身患多种慢性病,身体承受疾病带来的折磨,会使老人对自己的健康产生不安全感,因此对保健品产生希冀;
2、生活上感到孤独。老年人退休后社会活动减少,子女忙于工作,缺少对老年人的陪伴,而保健品营销人员正是抓住老年人孤独的心理,常常称呼老人们“爸爸妈妈”,从感情上抓住老年人的认可。
3.被各种“免费”所诱惑,众所周知,各类养生保健骗局都是以免费体验、免费体检、免费发放礼品、免费旅游、免费赠送产品等各种“免费”福利所诱惑。年初吉林疫情现一传百“超级传播”事件,就是由“大爷大妈去养生馆扎堆领鸡蛋”引发。
4.讲面子爱攀比。一部分老年人存在讲面子爱攀比的心理,认为别人能买得起,自己也能买得起,服用保健品是“身份”的象征。
保健养生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认为保健品能够起到治疗作用,甚至治愈疾病作用,混淆“保健”与“治疗”的概念。保健品可以预防调节纠正机体的亚健康状态,如果用保健品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影响了治疗,轻则病情加重,重则危及生命。
误区二:多吃保健食品、多补充营养只好不坏。其实不然。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服用保健食品的。从医学角度来讲只有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需要使用保健品来对机体进行调节。从养生的角度来讲,日常适当补充微量元素有利于身体健康,但对保健食品不论什么成份,什么功能,是否适合自己,都拿来就吃,很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误区三:盲目相信广告。完全以某些广告的内容作为保健品的购买标准,还可能上虚假广告和不法商家的当。
常见的保健养生陷阱有以下几种:
一是把保健品吹嘘成药品,很多卖家总是会说自己的产品具有很多的功效,包治各种疑难杂症,对于饱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来说,就会病急乱投医。
二是捏造虚假功能,妄称其产品可以包治百病,比药品还有效。
三是发宣传单揽客,并以赠送礼品、免费旅游、上门联络感情等手段诱骗消费者购买产品。
四是通过开展免费义诊咨询、健康教育讲座等活动,以所谓的“专家”“医生”现场进行游说,编造虚假案例,使人上当受骗。
五是以公益活动为幌子,如癌症免费筛查等活动,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其推销的保健品。
老年人如何远离保健养生的骗局?
1、要科学、理性选择保健品
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选择地服用保健品,并到正规的商店购买保健品。
2、要能够分辨保健品和药品的区别
不要相信保健品宣传所谓的治疗效果,以免用保健品代替药品,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加重病情。
3、要正确识别保健品标志和批准文号
在遇到无法辨别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产品的真实情况。
4、留好购物凭证和商家产品的宣传资料
要养成保留购物凭证及商家销售时的相关宣传资料等习惯,以免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作为维权证据。同时,在自身权益受损时,应及时与经销商进行交涉,或者向工商及药监等部门进行申诉。
5.子女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应多抽出时间关心陪伴老人,了解老人的健康需求。
6.家庭医生应加强健康教育,利用入户随访、健康体检、健康讲座义诊、慢性病小组活动等,向老年人宣传普及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健康素养和健康技能,自觉抵制保健养生骗局。
医疗是健康的最后防线。保持健康,需要关口前移,做好养身保健,也是大健康的重要内容。养生保健是否得法,决定健康状态和生命长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健康不是靠各种保健品堆砌而成,最简单最有效的养生方法,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家庭医生们应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及身份认同优势,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远离保健养生误区。
往期热文推荐
1.探索|未来乡镇卫生院有哪几条路可走?
2.接种新冠疫苗疑问多,听听基层医生怎么说!
3.重磅!鼓励基层向康复护理转型
4.全国总动员!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基层医生做好这七个告知
5.多家村卫生室和诊所被处罚,竟然因为这些原因!
6.好消息!黄金时期来临,中医人员将迎来发展良机
7.给基层医生“开小灶”,职称评审更精准!
8.好消息!基层引进人才任务来了!
9.基层医生应熟知中药配方颗粒这20个最新信息
10.振兴乡村,乡镇卫生院面临机遇和挑战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3.原创授权请联系--或者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