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冬至。广州气温依然在20℃以上坚挺着,可穿短袖、开空调。说好的“冬天要来”呢?
自嘲,是混迹网络世界的基本素养,有人说“还应该有小霾、立霾和霾至”,这样的自嘲也是有点心酸。
说正经的,今天是冬至,北方地区浓重的雾霾不知阻断了多少人回家的路,南方城市得以“幸免”。这就要问问大家,关于冬至的俚语俗语,你噏得出几多个?
图:羊城网
年轻一辈听得最多的,估计就是“干冬湿年”,就是说如果冬至不下雨,就预示着过年时候会雨水绵绵。反之也有“湿冬干年”的讲法。而在广东地区关于冬至预测来年天气的说法,还有以下这些——
“冬至无雨一冬晴”
“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
“冬至出日头,立青(过年)冻死牛”
“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冬至唔冻,冻到芒种”
“冬至雨,元宵晴;冬至晴,元宵雨”
“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
别人家的冬天…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自身观察总结出来用于农耕的规律。今时今日气象环境已经产生了大变化,预测的手段也是科学精准得多,节气预测“不准”并不奇怪~
冬至是中国24个节气中的一个,和春分、夏至、秋分一起划分一年四季,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离太阳是最远,是全年日最短、夜最长的一天。所以,冬至是预示冬季到来的一个重要节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冬至最冷,因为地面热量发散需要时间,所以过了冬至才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俗话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每年“三九”寒天从冬至开始。冬至一到,医院的“三九”天灸也正式开贴了。
今天早上,医院人山人海,前来天灸的市民不少。作为三伏帖的一个补充,各位有时间也应该去一下~
图:李婷婷
之前的三伏天养生讲究“冬病夏治”,而“三九灸”与“三伏灸”相配合,能调动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肺脾肾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增强免疫力。
天灸时间表,马克好啦!(图:李婷婷)
“冬大过年”
根据古时的习俗,冬至这天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所以就产生了这句俗语“冬大过年”。
21
在冬至日,北方有宰羊、吃饺子的食俗。
21
南方有吃汤圆、米团、长线面的习惯。
在广州,冬至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拜祖先,民众认为拜祖先除了尊重前辈之外,还可以让自己延年益寿。
各家各户都要准备酒肉三牲、果品、汤圆祭拜,还有去宗祠祭祖。祭祖通常由宗族统一举办。往往举行一些杀猪宰牛、演戏酬神等追念先祖的仪式。如宣读族谱、讲述家史等。一般家庭亦蒸糕、做糍粑、汤圆等,并且要杀猪杀鸭,准备一顿丰盛的晚宴,庆祝一番。
而在《广州市志(-)》中,有关于“过冬”“冬节”习俗的专门记载,其中提到:“按旧俗,是日大族中各家一起杀猪祭祖,祭毕按人丁(男子)分猪肉,有名望的老人还可得双份。”
曾几何时,老广们会拿出最大的热情过冬,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过节的形式也演化成最简单直接的吃顿饭,但有个要素:一定要人齐!另外就是,一定会有汤圆!而汤圆,都有分咸汤圆和甜汤圆。
咸汤圆料多,没有馅,
可做正餐。
甜汤圆有馅,作为饭后甜品,超市常见。
在一些地方,吃汤圆是冬至的头等大事,必须等到一家人都坐在一张桌子上,才能把汤圆下锅滚烫,然后围炉夜食。用祖辈的话说:汤圆的“圆”,意味着“团圆”,只有一家人一起吃,才叫“圆满”。
糯米饭
11月中旬的某日,小编见到广视同事翟佳童鞋在吃自家制的糯米饭,那腊味+葱花芫荽混搭释出的香味让人羡慕不已!擦干口水之后小编想:未到冬至咁快食糯米饭?
没错,糯米饭已经成为小编心中另一个冬至标配!
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粒粒”。广式糯米饭,必定要有腊肉、腊肠等经典配料,这两样配料也是整锅糯米饭的灵魂所在!
对了,关于为啥11月中就吃糯米饭这个事情,翟老师说,是他母亲大人技痒?(^?^*)
最后听只歌仔,回家吃饭!冬至快乐!
来源丨综合广州日报、羊城网、物道,图片除注明来源外均选自网络
编辑丨谢晓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