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热的日子,被称为“最难熬的日子”,但是,三伏天也是养生的好时节。
今年的三伏共计40天初伏7月11日-7月20日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9日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10天
对此,为了能让所有中老年朋友能健康的过完三伏天,小编今天就要跟大家讲讲关于三伏天那些暗藏的杀机和养生契机,还不知道就晚了哦。
1三伏天暗藏杀机的四个健康问题1中老年易发心梗、脑卒中每年最热的7~8月,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期,因为夏天天气很热,出汗多且容易心烦,从而引发中老年心梗、脑卒中等急症,需要非常警惕。
2中暑:轻则昏迷,重则死亡三伏天温度过高,太阳暴晒,很容易引发中暑,会使人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等症状,甚至死亡。
3腹泻:易出现血栓、心绞痛三伏天温度过高,食物容易腐烂变质、细菌活跃,很容易出现腹泻。而对老人而言,夏季腹泻可不是小事,尤其是本身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来说。
因为腹泻时人体处于脱水状态,血黏度增高,很容易促使血栓形成,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等。
4血糖波动:引发糖尿病并发症随着气温的升高,血糖会比原来低。
而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就是血糖忽高忽低,因为血糖波动最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这一点咱新老人也要千万注意了!
2三伏天养生千万别做这些事!1切忌:不开窗通风三伏天不少人怕热,全天闭窗室内吹空调。专家表示,不能在空调房间呆得太久。
经常呆在空调房中,就会导致不知冷热、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
2切忌:大口急喝水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切忌不要迅速、大口喝冰镇饮料,忽然过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3切忌:爱冲凉水澡专家表示,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夏季冲凉水澡。
因为夏季出汗后,毛孔全张开着,这时候再用凉水一冲很容易感冒。
在凉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缩,还会引起血压上升、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人。
4切忌:情绪太激动俗话说“心静自然凉。”
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与人交流放慢语速,不急不躁。
遇到不顺心的事,学会情绪转移,看看情景喜剧,听听相声之类的。
3三伏天也要警惕寒气缠身“寒气”,指的是人体受寒时所产生的东西。中医认为:寒气具有阴冷、凝结、阻滞的特性,是万病之源。
朋友圈里流传着一条冬病夏治的养生方法:在三伏天坚持喝热水,不吃寒凉食物和冰镇饮品,会把体内多少年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
喝热水是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但靠喝热水排出体内积聚多年的寒气有些夸张。
夏季多喝热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汗,将体内的热量排出,以热解热,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发汗解表、疏通清热。
但是这只是一种养生方法,并不是说短短一个三伏天就可以排除体内寒气。
4三伏天养生做好“8个一”!1一个温度——26℃专家表示,夏季吹空调,较适宜的温度为26℃以上,室内和室外的温差最好不超过8℃。
如果温差过大,很容易造成头晕、口干舌燥、咳嗽流涕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中风等并发症。
2一次步行——出汗三伏天可以选择“走暑”去,进行走路的慢运动,既运动健身,又能避暑养生。
可以利用平时时间早晚走走,一般40分钟,2~3公里最合适。
3一杯热茶——补钾三伏天给身体补足水分还不够,还得适当补点钾。
专家表示,持续高温时,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缺钾,倦怠无力,精力和体力下降,耐热能力降低,因此,膳食中适量补钾很重要。
茶叶中富含钾,喝茶不仅能解渴,还能帮助消除疲劳。
4一碗豆汤——三豆汤夏天很多地方有暑湿,胃口不好,而大多数豆类都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
5一个午觉——补精气夏季气温高,昼长夜短,睡眠容易不好,而且人体消耗大。
中午打个盹,补个15-30分钟的午觉,能很好地恢复消耗的“精气神”。
6一杯温水——小口喝水别等渴了再喝,经常小口小口喝杯温开水。建议每天喝水量最好多于ml。
7一份葱蒜——杀菌天气炎热,食物容易滋生细菌,是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专家表示,吃些杀菌蔬菜或多或少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这主要是指葱蒜类,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
8一次泡脚——保健泡足是一种自我保健方法。睡前热水洗脚,能调补阴阳,温通经络,调和营卫,升清降浊,安神养心,健脾和胃,减轻苦夏的症状。
5入伏后吃点它更养生1羊肉(适量)夏季,为了躲避炎热,人们喜欢贪凉,冷饮刺激胃肠,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
这时适当吃点暖性的羊肉,有利于发散滞留在体内的寒气,疏通筋脉。
2鸭肉本着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鸭肉适合在燥热的夏季食用。鸭肉味甘性冷,能起到补虚、祛燥热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头痛、失眠、便秘等症状。
3伏天三神瓜:苦瓜、丝瓜、冬瓜苦瓜: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
丝瓜:平痰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冬瓜:增食欲。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
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年中最可怕的时候到了,三伏过不好,是要留病根的!
避邪气、祛病根,就靠这些方法了,赶紧传出去,让更多亲朋好友都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