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北京东一小时的古城蓟州,一个名为eden春山里的生态教育国际生活示范区,正以其独有魅力吸引着众多体验者前往。这里,自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远方,人类的生活也因与自然相融而呈现出无限可能。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eden春山里的前身,是一处曾对生态造成巨大威胁的废弃矿坑。将满目疮痍的矿坑修复成生机盎然的生态乐园,要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其间藏着怎样的情怀与理想?
我们专访了eden春山里创始人崔巍,听他讲述生态与梦想背后的故事。今天为您推送专访。
Q1.您是管理学博士,为什么会想要投身于生态文明园区的建设?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呢?A.说是契机,其实是一次很令人有点心痛的经历。前几年,我在国外某地考察项目,那是水边一处废弃的滩涂地,由于工业废水的排放,水岸已经被污染了。人站在岸边,鼻子里全是腥臭味。黑黢黢的烂泥里,能看到一只只死去的水鸟。那场景太触目惊心了。人类为什么会把自然破坏到这种程度?那一刻真的是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这样一个想法:能不能做点事,把被破坏的生态修复好,找回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相处方式。eden春山里生态教育国际生活示范区。
Q2.您找到的修复方式,是在废弃的矿坑上建设生态文明园区?A.决心要做一个与恢复生态有关的项目后,我开始到各地考察,看了很多相关项目,其中最打动我的,是英国康沃尔郡的伊甸园。这是一个占地15公顷、由废弃矿坑改造而成的生态温室,坐落在半岛的尖角上。第一次走进伊甸园时,看到这里汇集了全球多种植物,比我从小在书本上看过的还要多。更让我震惊的是,到访的那天是冬季的周一,预想中应该是很萧条的,没想到,园区里有那么多的孩子,在这个巨大的生态群落中,他们观察、学习、感受,我能看到他们眼中的惊喜和快乐。那也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自然课”还可以是这样!不是像大多数中国孩子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自然知识;也不像我小时候那样,一个人观察蚂蚁、一个人做植物标本,借助杂志来获取更多信息。我们可以把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真真切切地去看、去闻、去感受。英国伊甸园开设的自然教育课程。Q3.所以您希望中国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自然课、能获得这样的体验?A.当然。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自然观的养成特别重要。它不仅仅是关于自然的常识,更是关乎人与自然、与世界、与整个宇宙相处的方式。有了健康、正确的自然观、生态观,人看待世间万物、一花一木时,就会有珍惜的心态,也会拥有和自然的共情力。在我成长历程中,没有条件和机会在这样的情境之下与自然“亲密接触”,挺遗憾的。但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不要再有这样的遗憾。所以从英国回来之后,我开始着手准备在中国建设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生态文明园区,让中国的孩子也能有这样的自然教育课,在自然中学习自然、爱上自然。5月-10月开放的eden春山里营地,每周末都有丰富的营地活动。Q4.那么,为什么选定了蓟州来建设这样一个园区呢?A.我考察了全国十几个废弃的矿坑,最终落地蓟州,是经过反复考量的。这里原本是一处废弃的采石矿坑,我还记得第一次来到这儿的场景,是真正的“大地伤疤”,山体被削掉了一半,一个个巨坑横亘在荒凉的大地上,每一个坑都有二三十米深。这样的矿坑,修复起来难度极大。当时也有很多朋友劝我再想想,他们觉得应该选择经济条件更好的地方,蓟州偏远不发达,项目发展前景不够乐观。eden春山里的所在地原本是一处矿区,建成后的eden春山里成为宜居家园。
Q5.既然有这么多不利条件,您为什么还是坚持选择这里?A.英国的伊甸园项目,成功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解决了就业问题,我希望中国的项目也能如此:一旦项目落地形成稳定产业,就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从而改善甚至改变很多人的生活面貌。蓟州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方面,这个矿坑的占地面积、体量规模与英国伊甸园相似,生态群落也相对适宜植物生长;另一方面,蓟州处于京津冀几何中心,到达北京、天津、唐山,车程都仅有一小时左右,也就是说,项目一旦建成,可以轻松辐射到三地数千万人口,很多家庭与孩子都将由此受益。如今的eden春山里,吸引着京津度假客人,也为蓟州当地人提供了国际化的生态教育与生活体验。
Q6.虽然如此,但矿坑修复难度大还是不争的事实。这样一个复杂的工程中,最困难的是哪一步?A.把这片大地伤疤恢复成青山绿水,确实是一个日积月累、非常考验耐心的过程。填补深坑、复土造园很难,但更难的是后期的养护和经营。北方的环境缺水少土,栽种植物后,长期的运营养护成本特别高,也正是因为这个,过去北方矿坑改造常常陷入半途而废的困境。eden春山里其实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为了恢复地表植被、让植物健康生长,我们和区政府成立联合工作组,找到了林业专家,针对所在地的环境与土壤状况,挑选适宜的树种。对于植物的生长来说,根系养护尤为重要,我们也尝试了很多种办法,最后选用了先进的菌根技术,来保证eden春山里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eden春山里的矿坑改造还在艰难的前行中,但生态的修复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没有捷径可走,想要走下去,要有勇气和决心,更要有韧性和耐心,也要有一点理想主义者的情怀与信念。eden春山里热球营地节中的百造建筑搭建活动。Q7.是否有过感到很难坚持的瞬间?A.开始的两三年,我几乎每一天都在项目上。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初始阶段工程进展缓慢,总是有各种状况,身边的人也不太理解,为什么非要去改造一个矿坑?在这个什么都很迅速的时代,花功夫花心思去做这样一件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成果的事,他们觉得太理想主义了。最难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到坡地上坐一会儿,有时候看日落,有时候看星星。有一只黑色的流浪狗常常会跑过来,跟我作伴。黄昏的时候特别安静,一个人、一条狗坐在余晖之中,我会想,三年之后、五年之后、甚至十年二十年之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画面很动人。这片土地上有萌发的绿意,我们构建奇趣的生态世界里,有孩子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我想,就是因为这些画面的存在,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念。eden春山里五一热球营地节,5天活动主题各不同,几千个孩子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假期。
Q8.您刚刚提到,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因为想到了未来孩子们在生态世界中畅游的画面,才有了坚持下去的决心。那么,想象中的画面,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出现在现实中的?
A.去年八月,这里迎来了第一批到访的小朋友。那时候我们的活动和课程还不够多元,体验的项目也相对单一,但孩子们眼中的光芒,我永远都忘不了。
能被孩子们喜欢、认可,对我来说是巨大的鼓舞与激励。从试营业起,我们也在不断丰富园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教育课程。我希望自然观的教育和生态观的养成,是多维度的、不局限的。大自然无限广阔、拥有无穷奥秘,在eden春山里,孩子们不仅可以观察树木昆虫,还可以采集石块样本,感知时光造就的地质奇迹;或是借助天文望远镜,探索浩瀚太空中星球的秘密。
不仅如此,我们还请来了故宫“掌门人”单霁翔、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国内知名法律学者皮艺军教授以及生活美学方面的专家,在他们的助力下,eden春山里开设了“大师课”。这也是希望可以从历史、美学、科学等多个维度,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心灵。
eden春山里从年开始开设自然博物课程。Q9.这么看来,eden春山里其实是一个大型的自然课堂?
A.eden春山里的自然教育,也不仅仅是在“课堂”,它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大家走在园区里,会在很多不经意的角落,发现细节里藏着的自然知识与生态理念。比如,街角的垃圾箱,其实是有氧发酵的堆肥箱;员工自己动手营造的雨水收集系统会运用到农场和展示中心;园区里的河道修复工程……都是依照生态理念进行设计建造的。
我特别希望,eden春山里不仅是度假、旅居的场所,更是生活实践的地方。在这里,社区就是课堂,生活即是学习。自然知识与生态理念,经由日常点滴,渗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与生命之中。
eden帐篷营地的市集活动。一米菜园营造课是eden永续农场最受欢迎的亲子课。Q10.从试运营到现在,eden春山里组织了许多实践活动,哪一次最让您印象深刻?
A.刚投入运营的时候,我们为举办国际生态教育论坛录制一个宣传视频,视频里,来自蓟州的孩子们,在矿坑上献上动听歌声,借此呼吁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