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皮肤干燥怎么办你需要这3种滋润的养生

本文作者: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张晓轩

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部分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皮肤十分干燥。这种干燥不仅引起局部瘙痒甚至脱屑,穿脱衣服时往往还产生静电,让人苦不堪言。

关于皮肤干燥,你知道多少呢?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是人体抵御外界有害物质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同时还有感觉、调节体温、分泌、排泄及免疫防御的作用。

表皮的最外侧有一层角质层,表面有的皮脂腺分泌而成的皮脂,能起到防止肌肤水份流失的作用;同时还有汗腺分泌的汗液,也能维持皮肤表面的湿度。年龄增长、气候变化、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洗澡水过热、洗涤用品碱性过强等,都是导致皮肤干燥的重要原因,这些都是应该需要避免的。

很多朋友为了止痒,常常热水擦洗和用手抓挠的方法来缓解瘙痒。但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妥当的。

这两种方法都能使皮肤局部的血管舒张、血流增加,局部循环暂时改善,且局部神经麻痹,的确会使瘙痒能短暂缓解;但当刺激消失,皮肤麻痹感也会随之消失,神经兴奋性增强,瘙痒就更加剧烈了。往往就会陷入越痒越烫、越烫越痒的恶性循环,使皮肤瘙痒变成顽疾。如果在热浴中再用碱性肥皂,则不仅破坏了皮肤表面的脂质膜,而且也使得皮肤更加干燥粗糙。

秋冬护肤的正确姿势是这样的!

对于普遍情况而言,我们建议大家:

秋冬季节时每次洗澡时间不宜太久、水温不宜太高,尽量少用肥皂、沐浴露等;

同时洗澡后尽快涂抹润肤露、BB油、绵羊油等油脂类的护肤品。

同时,若室内干燥十分明显,也可以适当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在50~60%,室温在20℃上下,可使皮肤角层吸收空气中水分,不仅对皮肤干燥瘙痒,对于鼻腔咽喉干燥不适同样也会有缓解效果。

古语有云“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说内在的问题会在表面上出现一些特征性的表现。而皮肤干燥就是这么一个问题。往往如果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的,即使是在秋冬季节皮肤稍微有些干燥,但问题也不会太严重。

但如果内环境已经出现问题了,那么这种干燥不适就会尤其明显(也正如老年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皮肤干燥就特别明显;又比如长期嗜食生冷寒凉、损伤脾肺之气,面上往往出现淡暗的水斑)。

所以,对于皮肤干燥特别明显,或者除了皮肤干燥以外还合并身体其他不适的朋友,不妨在保证作息、改正洗澡习惯等基础上,从内环境方面着手调整,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试试这三种饮品帮你调理1益肺润肤羹

适合人群:皮肤干燥,同时伴有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面颊易潮红等不适的人士。

食材:银耳半朵,雪梨半个,鲜百合克,红枣5个,冰糖适量。

做法:

银耳泡发剪开;红枣去核;雪梨去芯切块。

把所有食材放入炖盅内,加入适量清水,隔水炖1小时即可。

2石斛海参瘦肉汤

适合人群:皮肤干燥,同时伴有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等不适的人士

食材:生晒参20克,石斛10克,生姜3~5片,干海参2~3条,瘦肉克,食盐适量。

做法:

泡发干海参:先温水泡软,再入凉水中小火煮20分钟。水温冷却至常温后,捞出海参,顺切口剪开,除去沙嘴,剪断筋,洗净。加入凉水和冰块,放冰箱冷藏,每24小时换水一次,发泡2~3天后,海参即可使用。

将发泡好的海参及其他食材放入炖盅内,隔水清炖2小时,调味即可。

3黑米燕麦核桃露

适合人群:皮肤干燥,但同时又形体肥胖、无力排便,或具有高血脂、高血糖的人士

食材:黑米50克,燕麦30克,核桃肉50克,黄豆50克,砂糖适量。

做法:

黑米、黄豆温水浸泡30分钟。

把黑米、黄豆、核桃肉放入搅拌机中,加适量温开水,打碎搅拌成浆液。

锅中加水煮沸,入燕麦和上述浆液,煮熟后加砂糖调味。

同时,服用膏方也是缓解皮肤干燥的一个不错的办法。

所谓膏方,又名膏滋药,是数十种药物的菁华而成,能应对秋冬的干燥与寒冷,能滋润五脏六腑。其制作工艺、选材拣料犹如“佛跳墙”一般耗时、繁琐、复杂,营养滋润不输“妈子靓汤”,方便、温和、绵长的特点对于养生(身)有其它剂型不能媲美的优势。

不过因为膏方也是中医处方剂型之一,而且因为制作具有一定难度,建议还是在专业医生诊治后再行调配,更为合适。有需要的朋友,可通过在线预约、咨询医生,了解个人情况是否适合服用膏方。

医生简介

张晓轩

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肿瘤方向)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师承杨志敏教授、柳长华教授、吕英教授、吴万垠教授。擅长:儿童体质、孕前产后以及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调理,各种内科疾病如咳嗽、失眠、口腔溃疡、痤疮、便秘以及亚健康状态如易疲劳、易上火、易感冒等调治。出诊信息:周一上午大德路总院研修楼七楼。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直接咨询医生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ainjade.net/lnrrhys/7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