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养生简介

灸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古老的非药物疗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的方法之一。

灸法的产生早于方药,来源于火的发现和使用,可能更先于针法,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原始人在烘火取暖、烧烤食物时,产生周身爽热的感觉,或者发生了皮肤的灼伤、烫伤现象,意外发现疾苦减轻或消失,再不断实践验证,从而产生了灸法。

艾灸的作用

1、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2、温阳补虚,扶阳固脱

3、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4、疏风散寒,温中止痛

5、清热散结,生肌敛疮

6、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除中医典籍记载外,早在春秋时期,《孟子》中提出:七年之痒,求三年之艾。

葛洪为中国古代著名道士,也是著名化学家,炼丹士,著名临床家。其妻鲍姑也是道姑,医学家,中国针灸史上第一位女灸师,善灸治疣瘤。肘后方中除记载青蒿提取法外,另记载腊灸,灸器。首创灸方99条,奠定灸疗学的雏形。创隔物灸(隔盐、隔蒜、川椒)法;取穴简便独特;辩证、随病施灸;灸方丰富,28种急症灸治方首。

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中提出:灸法温补中焦,灸治中脘、气海、足三里,可生发元气,滋荣百脉,为后世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有效灸方。

正是因为灸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营卫、补益气血、调理阴阳、协调脏腑作用,可起到延缓衰老作用,作为现代人来说,近年来灸具越来越多样化,且可以自行在家操作治疗,所以艾灸保健作用近几年越来越兴盛。

预防疾病的常用穴位

因篇幅所限,神阙穴单独开一篇章论述。自己在家操作时,推荐用灸盒或者艾条温和灸法,灸至穴位皮肤红润即可,注意防止烫伤和火灾。未操作过者,可到理疗科咨询。

1、中脘穴:内应胃中,近于胃小弯处,因穴位所在,故名中脘。是胃的募穴,治疗胃腑诸病。如脾胃虚弱、寒邪伤中等。

2、气海:脐下1.5寸。元气之海,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与肺气息息相关,为腹部纳气根本。养生家认为本穴为大气所归,犹如百川之汇于海,故名气海。补益元气、升阳举陷、行气降逆、益气回阳,是治疗气虚、气陷、气逆、气滞、妇科病要穴,但凡是气机升降失常,均可用气海治疗。有些道家养生称为丹田。

3、关元:脐下三寸。人体元阳元阴交关之处,养生家聚气凝神之所,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即是说的关元,小肠募穴。有些人也称呼关元为丹田。抗衰老、预防中风、预防骨质增生、治疗虚证。关元是古代非常受重视的养生要穴之一。

气海、关元、神阙、中脘、足三里均为养生保健要穴,可以用按摩的方法,如按摩神阙可通畅矢气,消化水谷,可治疗小儿食欲不振。道家有模仿鹤创立的鹤功(鹤吃的毒物通过揉肚脐减轻或消除毒性,单脚站立,另一脚不间断揉腹)。最多是用艾灸保健,如灸气海,凡是脏器虚惫,一切真气不足,久疾不瘥,皆宜灸之。宋代窦材认为“阳精若壮千年寿”,人体之所以衰老,主要是阳气逐渐衰弱,建议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中脘等…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方法是:人至三十,三年灸一次关元三百壮,五十岁两年灸一次,六十岁一年一次。

关元百日灸,治疗反复发作的肾虚腰痛。灸关元可补肾气,配合通里、内关灸法可以治疗房颤。单灸关元或配合气海可治疗下元不足的遗尿、尿频、小便失禁,单灸关元治疗寒凝血淤的痛经、遗精、阳痿等。

4、足三里

足三里从古至今也是备受推崇的保健要穴。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距离胫骨前嵴一横指处。取法:屈膝,四指并拢,横向放于外膝眼下方,胫骨外一横指处。足指下肢,三里指三寸或说本穴统治上中下三部诸证,名足三里。强壮穴,能培补脾土(后天之本,补后天可以壮先天,所以说百病皆治),通治三焦之证,但以胃病为主。灸足三里有长寿灸之称。

用于预防中风、可降低血压、降低血液凝聚,预防痢疾、感冒。宋代《针灸资生经》:“若要安,丹田(关元)三里常不干”,《针灸大成》重复提出这一观点,直到今天,这一养生名言,仍然家喻户晓。(说明:古代灸法是以艾绒直接放在皮肤上,灸至化脓为准绳,所以说常不干,是说不让灸疮收敛结痂,不间断灸)。五十年代,曾经报道并推广,因操作复杂,实践者寥寥无几。

日本:以足三里为主,自小儿时期即开始保健灸,观察发现能使体质增强。小儿身柱(T3椎体棘突下),18岁风门,24岁三阴交,三十以后灸三里。所以说近代以后,日本人身体都比较强壮,不容易生病。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有口碑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rainjade.net/djrhys/4907.html